翻新时间:2022-10-19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我于2007年5月开了一节教学《女娲补天》的公开课,课后,我思考颇多,今天谨借拙笔,说说我教后的反思。
《女娲补天》是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流传于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祸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为这篇课文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课文,了解感悟女娲补天故事的神奇。第二课时复述故事,指导写字。
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因此,备课时,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复述故事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一、成功之处,体验欣喜
1、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整堂课通过学生质疑,再引导解疑,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运用画面激活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如“天塌地裂”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少见,学生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但仍然比较空洞。此时我出示的一组图片和声音,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上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课文人物的情感。再如“金光四射”“五彩云霞”虽然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见过,但是感受不深,这时,我搜集并出示“金光四射”“五彩云霞”的图片,学生被美丽的图片迷住了,在一阵阵“好极了!”“太漂亮了!”的啧啧赞扬声中,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金光四射”“五彩云霞”这两个词,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为女娲的神力而惊叹。
3、角色演绎法:
《女娲补天》是一篇学生非常喜爱阅读的神话故事,整个教学学生的心都被女娲的善良、勇敢、吃苦耐劳等光辉形象深深地牵动着,我引导学生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在这堂课中,我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和品质,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课文,理解文本。
4、运用板书,激情总结:
我设计运用的板书,力求体现神话的起因、经过、结果,也体现我的教学思路。
女娲补天找炼补天塌地裂五彩云霞了不起最后总结时,我借着板书,引导学生一又一次有感情读课题,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神话故事的印象。
5、作业设计:
第一个作业“摘抄课文中的生动的语句。”体现语言文字训练,重在积累。
第二个作业“任选一题做做”:
⑴我喜欢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说一说。
⑵我敬佩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画一画。
⑶我心中的女娲──把女娲补天后的故事写一写。”体现因材施教,为第二课时的复述故事打下基础。
二、遗憾之处,改进措施
1、在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语不够多,而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够灵活的现象。
2、我不敢放开些,压制了学生的一些质疑,没能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今后教学设计时,我要多准备些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质疑解疑的时间,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实际设定教学环节,这样学生乐学,教师轻松。
3、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拓展的书目,使其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自学的能力才能循序渐进,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会日益增强,积累量会日渐丰厚。
最后,我想说“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习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而骄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对妈妈说
- 记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人
- 我的妈妈
- 我的姓名
- 我的名字
- 小小的我
- 特别的爱
- 爸爸生气的时候
- 我的表弟
- 我的爸爸
- 我学会了滑冰车
- 朋友
- 我的弟弟
- 一个喜爱车的我
- 我的家庭小乐园
- 2012年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 2012年课题研究计划
- 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计划
- 2012年下学期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 2012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教师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 问安镇中心小学2006年春季教学教研计划
- 2012年新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指导学困生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2012年上学期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 2012年新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12全年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学生工作计划
- 论商法的体系化(1)论文
- 德国商法改革法(上)(1)论文
- 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的建构
- 触摸屏与PLC在磁流变抛光机中的应用
- 探讨如何设计GPS软件接收机跟踪环路
-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保护
-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 浅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1)论文
- 计算机专业体系建设分析
- 商品房买卖中的定金问题(1)论文
- 浅谈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 自动化毕业设计-自动水龙头控制系统
- 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育路径
- 论商法的传统与理性基础(1)论文
- 论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 读课文 学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话剧
- 说说文章的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题之我见
- 借助语言文字感悟文章的中心──《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反思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 质疑 设疑 释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 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 《十六年前的回忆》实例分析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记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随笔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