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4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有两大成功之处:
〖片断1〗
教学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长城的图片。学生看后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师:你能告诉我,你看到了有关长城的一些什么吗?
生:我看到了长城很长。
生:我要是能去亲眼看看该多好啊!
……
我趁机打出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运用图片的直观和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长城的,他们的主动意识就尤其强烈,为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奠定了基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我已经做到了。)
〖片断2〗
师: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
生:垛口、瞭望口、射口。
师:你能在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吗?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
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齿形墙总的称为“垛口”
师:请你们来画一下示意图,好吗?
指名上台画,并集体评议。
(这一环节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课前我一直担心显学生画不成,结果我找了三个同学上讲台上画,全对了,我想这是图文结合的效果。)
【本节课不近人意之处】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本着以读为本,让学生自读──评读──齐读,使学生从文字上体会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长城修筑的不易,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很多血汗,激情朗读前,我插叙了“孟姜女的故事”,本意是让课堂添加些色彩,但结果远在我想象之外。
此时,课堂基调却突然变了。学生听后“啊呀”了一声,在下面小声说:“秦始皇真残酷。”我立即感觉到情感注入错了,孩子们只看到了秦始皇的残忍,于是我立即又补叙了秦始皇是为抗击外敌而修长城,为的是保卫国家安全,可是,这些补充也没能扭转什么,当课末我让学生说“学了课文,你想说什么?”时,学生大多都是围绕秦始皇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而谈。没办法,本来“拓展延伸”中我想让学生收集有关长城的知识和资料,以《中国人民的骄傲──长城》为题出一期板报,不得不改成“长城到底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还是其他什么呢?让学生收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文章,准备下一节课开辩论会。
【教后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图文结合(视频资料与课文语言结合)的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同时,我更感受到补充材料对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的重要作用。一旦引导不当,会适得其反。如果在课前我能预想到学生会出现这一情况而“防患于未然”,那么,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不会是这样的了。课后我一直很后悔,是不是不该插叙那个故事,本文情感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是不是偏离了情感目标?可我设计此环节的本意不是这样的,哎,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我对你说
- 春节
- 下棋
- 石竹花
- “十一”长假摘葡萄
- 家乡的秋色真美呀!
- 美丽的石油城
- 硬币
- 童年回忆
- 我最难受的一件事
- 看风筝
- 可爱的小白兔
- 美丽的中国结
- 那一次我很快乐
- 我的e家
- 关于创建“安全和谐校园”的倡议书
- 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材料
- 老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书
- 创先争优党员个人承诺书
- 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之倡议书
- 先进性教育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 回收旧电池倡议书
- 规划局局长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书
-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 水务局党支部公开创先争优承诺书
- 奖助学金绿色使用倡议书
- 建设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倡议书
- 关于重阳节的倡议书
- 乡镇学校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
- 大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承诺书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四)(1)论文
- 改革开放: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 关于对创新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思考
- 论利益协调及其机制建立
- 略论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
- 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 谈客家说唱音乐
- 艺术作品的本质研讨
- 分析基于4Ps物流企业服务营销之策略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二)(1)论文
- 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症结及其相关性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研究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三)(1)论文
- 法国文学课程多元教学策略研究
- 两种说唱形式对比研究
- 《童年的发现》1
- 《童年的发现》2
- 《难忘的一课》
- 《最后一分钟》
- 《别饿坏了那匹马》
- 《只有一个地球》1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 《白杨》2
- 《冬阳·童年·骆驼队》
- 《学会看病》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丝绸之路》1
- 《白杨》1
- 《草原》
- 《儿童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