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点滴
翻新时间:2023-02-23
《颐和园》教学点滴
《颐和园》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有5个: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2、4自然段。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而这一课的重点有3个: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3、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细心观察这两项,便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课文的写作顺序构成了文章的中心,也是学习这篇文章的“契入点”。为此我就紧紧抓住“写作顺序”来教学本课。这也是游记类文章的共同特点。
我按以下环节来教学,效果较好: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重点讲了哪些景物,把重点讲的景物的名称画下来。
2、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是怎样的,把课文中的有关词语画下来。
3、完成思考练习题:
先独立填空,再讨论订正,最后把填写后的句子连起来读一下。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先讨论后总结:
第1自然段,讲总的印象:“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2~5自然段,讲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赞叹“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如此教学,既把握了重点,又理清了思路。一举两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法庭争辩
- 一道思考题的后果
- 读《海燕戒》有感
- 吃螃蟹
- 当挑战来临的时候
- 穿越时空拯救未来
- 一支环保大军
- 再试一次,必定成功
- I like flower
- 拔牙
- 非常星空
- 今晚的月色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终于回来了
- 小小植物园
- 浅谈吐曼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 [访谈]干旱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 淮河治污任重道远
- 污水再生利用领域及可持续回用分析
- 污水回用过程的深度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 面对气候变化挑战 中国必须重视两张气候变化图
- 分布式能源-节能低碳两相宜
- 气候变化国际议题背后的舆论争夺
- 绿色保险:为何知易行难?
- 低碳变革与创新路径
- 探寻中国碳交易路径
- 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 碳市场漫谈
-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欧盟低碳能源法律政策
- 当今气候之争的思辨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六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四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八
-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桂林山水》导读教案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九
- 《桂林山水》情境教学的优化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七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三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