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我教《颐和园》
一、导课
请同学们背唐诗,老师引语:“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是最美的音乐!同学们,你们给了老师最美的享受,谢谢你们!这节课,老师想和你们一同去游览一座美丽的园林,请看背投。”
二、看景
1、让同学们仔细看影片。
2、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美)
三、听景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读课文。
(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2、听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比看到的更美,因为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引语:是的,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看来还是有道理的,但是要想有更美好的感受我们还是来读景,看看我们有什么收获。
四、读景
1、现在请同学们,把在家预习时候圈画出来的词语读一读,准备把自己喜欢的词语介绍给其他同学。
2、班内交流。
3、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交流,也可以找老师交流。
4、默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且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准备给同学交流。
5、班内交流。
(示范)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幻灯出示)
分析:这句话写出了湖面的平静和湖水的碧绿,写出了昆明湖的美丽。
谁能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自己的读给读出来?
指导朗读。
6、你还画了哪些句子?给同学们说说。
7、自己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大声读出来。
五、说景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同学们走进了语言文字中,更深一步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景吧!
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用解说的形式给同学介绍。
六、拓展
通过主题学习,把自己喜欢的景点运用多种形式,准备给同学介绍。推荐自己的旅游路线。
这篇课文在施教过程中,我明显感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能力,有个很好的展现过程。看景,在于创设情境,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资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听景,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这里的想象是建立在相关的情境之中,建立在相关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之上的,不是毫无边际的天马行空),其实这是对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读景,让学生披文入情,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丽,陶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达到文字情感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汉语不仅仅是我们用来了解和表达我们周围世界的工具,他还包含着浓郁的爱国情节。奴化教育首先就是从文化载体的文字入手的,《最后一课》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著名的特级教师都很重视对于文字情感的培养,《课标》也有阐述。)说景,则是语言的运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象山石浦一日游
- 蚕
- 春到九山湖
- 游太姥山
- 法制知识教育会
- 游太姥山
- 火车站上的悲剧
- 难忘的学滑冰
- 南郭先生应聘
- 一件令人恼火的事
- 紫藤
- 热爱生命
-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
- 铅笔变形记
- 快乐的乡下人家
- 大学院系学生会学习部部员竞选申请
- 软件公司试用期程序员转正申请
- 公司人事专员转正申请
- 证券公司试用员工转正申请
- 公司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公司行政秘书转正申请书
- 2011年公司新员工转正申请书
- 2011年教师转正申请
- 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
- 教师工作调动申请报告
- 2011年公务员转正申请书
- 公司客服员工转正申请
- 大学生国家奖学金申请书
- 大学生贫苦补助申请报告
- 小额贷款公司员工试用期满转正申请
-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欺诈和广告欺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法学理论论文(1)
-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历史根源、当代挑战及其启示
- 系统政治学对系统法学的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①法学理论论文(1)
-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效力之比较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法官素质的提高法学理论论文(1)
- 立法价值及其选择法学理论论文(1)
-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基点法学理论论文(1)
-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法学理论论文(1)
- 欺诈概念辨析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权力腐败的法律监督法学理论论文(1)
- 《白杨》教学设计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 《开国大典》教案
-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