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
公元2001年6月13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中国“幸子”的命运而跳动。
早晨六时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绽开五彩绚丽的朝霞,在宝岛台湾花莲,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无菌室内,等候着他的骨髓从他的躯体里抽出来,流进海峡彼岸姑苏城内此刻同样躺在无菌室内的一位年轻姑娘的血管。
八时,经过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赠者,在经历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手术之后,他的骨髓,饱含着同胞之情,从他的身躯内跃出。
九时三十分,台湾青年的骨髓,装进了盛满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济会的志愿者护送,从台湾花莲起飞,十时二十分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十三时二十五分,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赴香港。在飞机上,志愿者们小心地呵护着骨髓箱,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的凝结,影响细胞的活性。他们深知,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活性细胞,而且是陈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时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钟运到香港特区。这意味着离陈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时五十五分,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气原因,飞机延迟了二十分钟起飞。虽然抵达上海的时间比预期晚了十五分钟,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顺利的。
二十时刚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迅速装上救护车。由警车开道,接骨髓的救护车从虹桥机场直奔苏州。
二十一时二十五分,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苏州,开进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们翘首期盼的来自海峡彼岸的生命火种,仿佛长距离的接力赛,终于如期传到了姑苏城,传到了陈霞的无菌室,不,应该说,是传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坎里!
二十二时,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午夜时分,手术顺利完成。
至此,宝岛台湾、特区香港、祖国大陆,辗转千里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救助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金色的海滩
- 奥运记事
- 我学仰泳
- 我的一个星期天
- 游览榕洽生态园
- 网上游戏
- 我学会了自由泳
- 100元钱
- 我当值周生
- 秋季田径运动会
- 放烟火
- 4×100米接力赛
- 做不倒翁
- 找硬币
- 美丽的西沪港
- 智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 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问题之浅析(1)论文
-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 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论文
- 向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要学术“精品”(1)论文
- 构想网络时代的出版业
- 谈论单片机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 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 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企业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风险管理在新能源电池开发及生产中的应用
-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1)论文
- 论《劳动法》在“引智”工作中的适用及其法律调整(1)论文
- 基于PROTEUS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1)论文
- 网络化:出版信息管理的必由之路
- 《穷人》中传神的“哦”
- 让世界充满爱──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 问出一片新天地──《穷人》教学新探
- 《别饿坏了那匹马》相关链接
- 研读品悟 精读体会──《穷人》教学谈
- 整合问题 简化目标──《穷人》教学设计浅谈
-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补写
-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本剧
- 一咏三叹,意犹未尽──《穷人》一课教学谈
- 就这样被感动──《别饿坏了那匹马》听后感
-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穷人》教后随笔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杂谈
- 读《别饿坏了那匹马》有感
- “香甜甜”的滋味──《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 给语文课“松绑”──兼评《穷人》一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