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力求简约追求和谐──《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追求简约,追求和谐:
首先,在教材处理上,追求简约,剪裁重缝。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学生那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在此基础上,追问:“这些‘爱’卡罗纳感受到了吗?从哪儿看出来?”抓住“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体会卡罗纳将坚强面对现实,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如体悟“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时,千言万语化为“放、贴”,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卡罗纳,别哭了。”又如:“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用一句“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什么话都没说,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要用这目光告诉他什么?”将学生置身于同学和卡罗纳的直接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对话中加深内化了关爱的情感。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借班上课,异地而教,对学情不够了解,未能及时处理好课堂教学资源。如在最后环节,原来预设在学生朗诵过程中渗透手语教学,因为手语而多次重复朗读。后来得知,他们学校在两周前就进行过手语教学。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打手语诵读,达到“巧借东风催芳菲”的效果。
因为年轻,所以更需锻炼;因为追求,所以更想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日派对
- 快乐的秋游
- 看火炬传递
- 盼望着
- 花瓶打碎了
- 端午节
- 迷人的秋景
- 喜迎奥运
- 打羽毛球
- 过儿童节
- 玩有劲学有力
- 比“戒”
- 快乐的美术课
- 老鹰捉小鸡
- 种吊兰
-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浅探
-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思想的重新定位与构建
- 国企出资人财务监督机制的研讨
- 计算机财务监控研究
- 浅谈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及对策
- 简析企业预算目标分解与接纳中的激励机制
- 企业资产重组效绩财务评价系统设计探析
- 内部财务控制及其作用试论
- 浅谈如何对投资企业实行财务监控
- 从现代产权制度看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
- 浅论企业财务监督与控制环境的优化
- 企业应如何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
-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 让资金从一个“漏斗”进出
-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 《桂林山水》板书创意
-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反思──《桂林山水》教后感
-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后感
- 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
-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 情境教学是阅读训练的有效手段──《桂林山水》课堂教学评析
- 用心感悟──《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 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桂林山水》
-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 创设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桂林山水》导语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 《桂林山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