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杂谈
〖以生活的辐射 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她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以《给予是快乐的》为例。当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就社会上的某种人、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来说明给予是快乐的。他们稍加思考后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说到了当他帮助了同学以后他的内心总会感到快乐;有的学生对商人的行为发表感想──做生意应以诚信为本、老少无欺,不买伪劣假冒产品,赢得了信誉而感到快乐;有的学生以某些出租司机的行为为例来说明给予是快乐的:开车时,拾到乘客的钱物归还给失主,不占为己有,由于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
〖学生的思维依赖于朗读〗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如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两个“希望”不同内涵;一个是保罗以为小男孩没有说出来的“希望”(即希望能从别人那里“获取”);另一个小男孩心中的真正希望(即希望能够“给予”别人)。再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两个“吃惊”;一个是小男孩的“吃惊”──保罗竟会有这样的好哥哥;另一个是保罗的“吃惊”──小男孩的思想境界竟会这样高。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全文朗读后,体会到保罗的哥哥是因为“给予”保罗而感到快乐,小男孩是因为一心想给予别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能给予别人而感到快乐。这样就让学生从文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听”中理解〗
能否全面准确地理解“听”的内容,标志着一个人“听”的能力的高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具特色,富有内蕴的语言,通过语音技巧和情感处理的读,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言技巧方面,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我把保罗所说的:“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这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分别强调了“我哥哥”“送”“圣诞礼物”这几个词儿,学生可以听出自豪、炫耀、珍惜等不同的情感。联系上下文,学生很快把握住了保罗为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也从侧面感悟到保罗的哥哥“想着别人”“给予别人”的美好内心。
〖互动──“对话”的关键〗
对话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在互动中才能获得更为深入更为透彻的理解,才能构成文本、师生的不断生成与建构。对话中师和生既可能是提问质疑者,又可能是回答释疑者,师生是相互依赖相互生成的,提问质疑与回答释疑都是对文本的叩问。教师的质疑提问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学生总结得出:保罗帮助小弟弟实现愿望并让兄弟俩乘车看到圣诞之夜美景而感到快乐高兴。教师将此小结提升为:一般来说东西给予别人自己就没有了,怎么会快乐呢?你能说说理由吗?如果有过这种经历感受的同学能结合自己谈谈就更棒了。一场辩论、说理、谈感受便开始了,在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状对话中学生既畅游文本之中,又回归生活世界,既有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对人生价值的探讨,达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阅读实践中理解、感悟、批判,张扬了个性,释放了情感,净化了心灵,人生价值被提升;在对话实践中文本言语被内化、运用,思维被训练,组织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被培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直升飞机有翅膀吗
- 家乡的鹅
- 春天来了
- 说话要注意姿势
- 我爱春天
- 下雨了
- 冬天来了
- 安全,最重要
- 游洋沙山
- 美丽的春天
- 吹泡泡
- 漳州多美呀
- 买土豆
- 送照片
- 和电脑交朋友
- 公安系统新任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领导干部XX年个人工作总结
- 前一阶段保先教育学习心得小结
- XX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幼师类)
- 成长的历程——基层工作三年的体会(工商)
- 共青团工作个人工作总结
- 信息工作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 XX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政府公务员(秘书)个人工作总结
- 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 新教师的一年(见习期) 个人工作总结
- 认真学习 增强党性修养
- 路政员年终工作总结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外包研究(1)
- 论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实行绿色管理的重要性(1)
- 浅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我国民用天然气管理(1)
- 浅析我国石化集团物业管理发展与应对措施(1)
- 授权认知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1)
- 基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1)
- 论:关于在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探讨(1)
- 谈新时期我国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革(1)
-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1)
- 加强企业管理力度 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1)
- 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战略管理执行系统的依赖(1)
- 品牌管理的魅力(1)
-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1)
- BPR与其他管理思想比较、发展探析(1)
-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中委托代理关系研究(1)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心思想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后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链接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特点
- 插柳何须春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片段及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反思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语解释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及反思
- 叶圣陶简介
- 以境衬情 情境交融──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难句解析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