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重难点疑点解析
1、学习这篇课文先要理清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课文以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围绕这句话,按照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多次试验──公开试验的顺序来记叙,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2、学习这篇课文还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文主要讲了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代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赞扬了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3、理解文章中心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弄清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导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落下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比例。他说:“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句话提出疑问,是因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从一个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一个结论是把10磅重和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另一个结论是:两个铁球拴在一起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两个结论显然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值得怀疑。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他想……这怎么解释呢?”这几句话,体现了伽利略善于思考问题,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他是对被视为“不容许更改的真理”的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怀疑,更表现了不盲目迷信权威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例:“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这句话是伽利略做的公开试验使“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这样伽利略用令人信服的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比例的说法。因而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新的认识:权威学识渊博,懂得比一般人多,应该尊重权威;但权威说的不一定全对,也会有错的,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权威。从而也揭示了这次公开试验的深层意义,有力地冲击了当时那种盲目迷信权威的思想,同时我们更可以体会到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蝶变
- 彼岸,灯火阑珊
- 感受乡村
-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 人之常情
- 举手投足之间
- 彼岸花动出发
- 人之常情
- 感受乡村
- 换位人生
- 带着感动出发
- 鸟的评说
- “谢谢”
- 地震兄妹
- 触摸都市
- 河整治方案
- 高层建筑施工规范有哪些重要性
-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部施工员个人总结
- 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 复合土工膜防渗铺盖设计
-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排名
-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介绍
- ANSYS软件在水电站弧形闸门设计中的应用
- 浅议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控制
- 堤防除险加固技术进展
- 如何进行小型水电站的初步设计
- 竖直角三丝法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
-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若干问题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画家和牧童》 相关材料
-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 《我为你骄傲》 重难点分析
- 《我为你骄傲》 教师语录
- 《画家和牧童》 重难点分析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2
- 《我为你骄傲》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1
- 《画家和牧童》 教师语录
- 《我为你骄傲》 知识点精析
- 《画家和牧童》 训练素材
- 《画家和牧童》 写作指导
- 《画家和牧童》 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