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我的“长生果”》写作方法
1、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
本篇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事情杂,头绪多,但无不围绕一个中心,即抒发读书的重要与愉悦,阐明写作和阅读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本篇详细记述了两次作文的情况以及从中悟出的道理,揭示出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在记叙学写小说一事上,附上议论“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又如,在行文中,作者注重用标志性语言从不同侧面去揭示中心,“那时,就是因为酷爱书到了连一片带字的纸头都不放过的地步,我才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能力……”;“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平常看的那些描写苦恼烦闷心境的词全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等等。
2、自然过渡,巧妙照应:
先看过渡,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从“看得津津有味”到“不过瘾”,去阅读“真正的连环画”,这是儿时阅读生活的变化。前后两个阶段的内容,借助这个过渡段,自然地连接起来。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开头,都安排了过渡性的语句,用以连接前后的内容,使结构层次和叙事的条理更为清晰,上下文的联系更为紧密。
再看照应。第一部分里,有“忆及……”的说法标明转入回忆,第三部分则以“至今……”诸语加以照应,如第3自然段中的“欢悦”,第6自然段用“痴迷”“迷醉”“酷爱”,以及后面的“荣光”“如痴如醉”“说不出地高兴”等,前后连成一气。再如,第13自然段中提到“记书中优美的词语”,第14自然段就有“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之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15自然段结尾与第16自然段的开头,前边提到的“创造”,后边紧承此意,两段之间语意和文气连接得十分紧凑,“我终于开始学着‘创造’了”一句既是照应,又是过渡。
作者注重过渡和照应,使文章内容的整体感增强了,眉目也更加清楚。
3、行云流水式的叙述及富含哲理的议论:
文章开篇点题后,即以时间顺序,紧扣“长生果”(书籍)来进行叙述,“最早的读物”,“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上初中后”,“我终于开始学着……那是上初中二年级时……”等等。于娓娓的记叙中,又穿插了一些议论抒情语句,如称买烟为“美差”,令人眼羡;别人刮“香烟人”,自己“卖力地呐喊助威”,只为“饱览”画片;像“痴迷……‘迷醉…‘酷爱”“如饥似渴”“醉心阅读”等,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又如一些议论句就自己经历中的真实感受抒发自己真实体验,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这样,这篇散文以抒情性的叙述感染人、打动人,同时又以富有哲理的议论来启迪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0的联想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
- 智胜老师
- 隆重的欢迎仪式
- 不了“情”
- 假如……
- 秋天的颜色
- 走进秋季
- 感谢"马丁"帮我完成了心愿
- 乞丐
- 时光
- 开学第一天
- 成长的苦与乐
- 朋友
- 小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初二英语组工作总结
- 会长工作报告总结
- 建筑系办公室期末工作总结
-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 申报“优秀班集体”材料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工作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诚信考试,诚实做人”主题班会总结
- 春团总支工作总结
-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
- 暑期实践前期工作总结
- 全镇小学期中质量抽样检测总结
- 2011年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 小学“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 传统和谐文化在当代中国宪政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_宪法论文(1)
- 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 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现状及立法完善_宪法论文(1)
- 张君劢宪政思想的演变_宪法论文(1)
- 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应试教育
- “物权法之争”与宪法解释_宪法论文(1)
- 宪法的人民性_宪法论文(1)
-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_宪法论文(1)
- 论社会保障权的合法性基础 _宪法论文(1)
- 投敌叛变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刑法论文(1)
- 吉祥文化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影响
- 以传统文化基础构建内生的本土社会学
- 从民法上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系谈起_宪法论文(1)
- 现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体系的完善_宪法论文(1)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翠鸟》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案
- 《影子》教学设计
- 《有的人》教学设计方案
- 《四季》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