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诗韵·诗意·诗境──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

诗韵·诗意·诗境──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下面以《泊船瓜洲》为例谈谈古诗朗读教学。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平音jia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

1、节奏:

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

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重音: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3、语调:

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父爱远去如山隔
故乡的冬天
我的家乡平顶山
三峡水库建成的利与弊
变形金刚的桥
我爱家乡的桥
爱的底片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端午节起源
未来的桥
路路过桥
假如我是桥梁设计师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春节的起源
雄伟的荆州长江大桥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歌唱的艺术处理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