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梅花魂》教学案例
师: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当时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我从图中看出来的。
生:顶多五六岁。因为文中说她五岁时,弄脏了外祖父的画,这之后,才有妈妈对她说要回国的事。
生:我从“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也看出作者当时是个很小的孩子。
师: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生:她不懂,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生:她不懂,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生:她不懂,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她不懂,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
生:她不懂,外祖父讲的话的真正意思。
生:她不懂,外祖父送她们母女时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生:她应该还不懂,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
……
师:小小的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孩子,怎么能读得懂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呢!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你透过作者深情的回忆,读懂老人的心了吗?
生:作者明白了老人的心,从课文的最后一段能看出来。
师:请你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这不仅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师:终于读懂了,可是读懂的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啊!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师:那么,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请你细细读文体会,我们一会进行交流。
生:我注意到了外祖父读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作者在外地,九九重阳节时也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自己的兄弟。而外祖父的情况跟王维差不多,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思念的亲人,这个诗句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就落泪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样的诗句,有“归”有“愁”,每句诗同样也会让外祖父想到自己归不了故乡,所以满腔的乡愁使他禁不住就落泪了。
师:诗句里是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读诗的人何尝不是这样!你体会得多深刻!
生:我从外祖父的另外两次哭中也看到了他眷恋祖国的心。当得知可以回祖国,而自己却不能回祖国时,他放声地哭了起来,并且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面前。看来,他是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这正说明他多么想和孩子们一起回到祖国去啊!当送孩子们上船时,他坚持送到船上,并且泪眼蒙眬,一方面是舍不得孩子们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多想跟着走啊!
生:我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师:关于为什么爱梅花,外祖父还有一段话,谁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这段话)
生:读“这梅花,是我们……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我们刚才说了,这段话是对不懂事的孩子说的,明知道孩子听不懂,却这样认认真真地说,难道仅仅是对孩子说的吗?请你再读一读,想想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说了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生:我体会到,外祖父对作者这样说,是要她也成为有梅花精神的人。
生:我感觉到,外祖父这段话,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热爱祖国,其实,他就是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师: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就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所唱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歌词,好吗?我想这也是外祖父的心声:
师生共读: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一角
- 游龙潭峡谷
- 缩写——《鲁本的秘密》
- 我的家
- 学校的早晨
- 家乡的田野
- 我的小天地
- 倒背电筒
- 我家的客厅
- 如此练武(相声)
- 我的愿望
- 节俭是美德
- 缩写《一件运动衫》
- 野草情
- 难熬的一节课
- 电信分公司优秀管理者上报材料
- 第二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 苏州市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 供电局火灾事故预防、灭火及疏散预案
-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
- 我们是如何开展劳务输出的
- 一心为公的女支书
- 谈剧本教学的编—导—演—评“四部曲”
- 如何在项目上以丰富的企业文化陶冶人
- 学校“十佳中学生”评选活动细则
-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
- 区路政大队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
- 构建“三级联创”运行机制,实现创建与农村发展同步推进
- 浅谈如何在基层林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 公共财政与财政管理的公共化
- 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分析
-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 对面的学生看过来
- 浅谈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情境创建
- 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系统浅析
-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战略运作(1)
-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花瓣飘香,最香浓浓语文味
-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 浅论职业院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实践
- 关于中职学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和疏导策略研究
- 论析夸美纽斯的宗教思想对其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 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1)
- 《借生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