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6
《落花生》教学笔记
我曾经给某镇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科组长上过一堂示范课,课文是许地山的《落花生》,采用的是自学辅导法。
我先给学生布置两道思考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点勾画。读完了有什么想法就举手发言。
大约十分钟后,学生陆续举起了小手,渴望说出自己的读后感。一个学生说:“我和母亲在山坡上种过花生,收过花生,知道花生确实是一种很谦虚的植物,像甘薯一样,把果实埋在地里,从不炫耀自己。”
一个女学生说“这篇课文讲许地山一家人种花生,吃花生的事。我也经历过,但是从来没有人给我讲过课文中的那些道理。”我抓住这个话题,提请学生思考:“课文究竞讲了什么道理?”
一个学生说:“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张扬自己的成功。”
一个学生说:“做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没有能力的人。”
一个学生说:“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
我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大家归纳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已经抓住了课文的思想灵魂。古人说文章是用来讲道理的。这篇课文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一个平常而有趣的故事中,所以读者都爱看。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现在请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好在哪里?”
一个同学说:“作者从讲故事出发,把道理自然地引申出来。”
一个学生说:“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很简单,主要是一家人七嘴八舌议论花生。”
我表扬他:“对,课文以谈花生的好处为主。他们怎样谈?”
一个学生说:“孩子们从味道、榨油、价钱三方面谈花生好处,都是外在的,而父亲谈的是花生看不见的好处。”
我概括大家的意见说:“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写得少,谈花生写得多,这在写作文时叫详略安排。对突出文章主题的内容详写,对起铺垫作用的内容则略写。同学们在作文时常见的毛病是平均用力,不分主次。关于做人的道理,是作者从花生中引伸出来的,所以作者希望孩子们像花生一样质朴做人。”
最后我对学生说:“托物言志,是一种很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人赞美蜜蜂,有人歌颂梅花,有人礼赞松树,有人歌颂雄鹰。你们喜爱什么?谁说来听听?”
一个学生说:“我最爱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个学生说:“我最爱黄牛,总是默默无闻地拉犁耕地,吃的只是草。”
一个学生说:“我最喜欢家里的老母鸡,吃的是落地的饭粒,却不停地下蛋,可以做菜,也可以换钱。”
我看到同学们思维如此活跃,很是高兴,进一步刺激说:“谁能说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新颖别致的例子?”
同学思考片刻,就有人举手。一个学生说:“课文说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说它们爱炫耀果实。我不同意。我喜欢它们,它们不但有用,而且外表漂亮!”
一个学生说:“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又好看又有用。我妈妈不太漂亮,她常去美容院。我也喜欢妈妈。”
一个学生说:“花生长得不好看是天生的,改变不了。”
一个学生说:“上学期竞选班长,三个候选人,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管理能力,还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如果都像花生一样,深藏不露,让我们怎么投票?”
一个学生说:“我爸爸单位搞竞争上岗,我听过他在家里练习演说,也是专讲他有什么能耐的。结果他成功了。”
一个学生说:“跳水队员又漂亮又有用,最让人羡慕。奥运会拿冠军,唱国歌升国旗,全世界都知道。”
一个学生跟着说:“对!我长大了不做小草,要做大树。拿破仑说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深受震动,动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像花生那样的人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这个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时代里,有人像太阳那样光芒四射,有人像林中的小树那样静立不动,有人像大海那样深沉,有人像山泉那样清明。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同学们静静地听我诉说,会心地点点头。
下课钟响起,我宣布下课。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过新年
- 去澡堂洗澡
- 自画像
- 我的小乌龟
- 帮妈妈刷碗
- 放爆竹
- 我的好妈妈
- 我想……
- 看奶奶
- 快乐的冬天
- 修理大师
- 国色天香游记
- 我得了进步奖
- 小狗
- 粗心的我
- 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 部队安全整改措施
- 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 小学英语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 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 新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 新体育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 小学英语新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 社区工作目标
- 小学家长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 老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 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 市人民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 变性人婚姻家庭权利研究(1)论文
- 民主制度的言论限制(上)
- 中国电视剧产业类型化运作
- 民主制度的言论限制
- 论古典名著的著作权保护(1)论文
- 寻找心灵的慰藉
- 感受动画片《白雪公主》的美
- 我国公务员制度问题浅析
- 电视剧《兄弟门》的末世情怀
- 浅谈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 电影《蓝色情人节》叙事结构浅析
- 政治体制改革与十六大的主题选择
- 家族剧“宅门逆子”形象价值探究
- 理解中国法解释论的三个分析框架(1)论文
- 民事上诉审制度现状研究(1)论文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影子》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
- 《画》教案
- 《太阳》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雪孩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