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别把“收集”、“合作”、“探究”作摆设──《落花生》教学反思

别把“收集”、“合作”、“探究”作摆设──《落花生》教学反思

自从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学习了一些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观摩了一些新课堂,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自认为是一个是一个新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可当我“顺利”上完《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我才发现自己竟把新课程倡导的“收集、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当作了摆设。

为了一改过去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或是满堂问,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状况,新课程倡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明明是赞同新课程倡导的这些学习方式,明明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做,可我更多地是把这些学习方式当作了摆设,这是我教完《落花生》这篇课文后才发现的。《落花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我已执教过几次了,而且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完全丢掉了教案。我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检查预习情况,接着用了“花生的好处有哪些?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作者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课文有什么写作特色?”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轻松学完了课文。正当我为自己驾轻就熟地教完这篇课文而自鸣得意时,我无意中翻开了教案,闪入我眼帘的“收集”、“合作”、“探究”等词语让我的脸刷地红了。我预设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成了摆设,我的课堂教学看似顺利,可是从新课堂的要求来看,实则是一堂失败的阅读教学。

接着,我反思了自己的其它课堂教学,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虽然教案中有“收集”、“合作”、“探究”等预设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时侯,我在课堂上几乎成了唱独角戏,或者是用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跟我走,忽视了学生的主题体地位,忽视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究其原因,我为自己找到了这样几个理由:

1、学生家庭条件有限,没有电脑,缺少书籍,到哪儿收集?即使安排了也没有几个学生会去收集。

2、在平常的学生合作中,课堂看似热闹,可没几个学生在真正地讨论问题,多数学生只是在当听众。

3、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探究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何况又耽误时间,课堂上哪儿有那么多时间让他们探究?

可是,我马上又推翻了自己的理由。没有电脑和书籍,就不能收集了吗?可以问老师、家长。没有几个学生真正地讨论问题,就可以不安排合作吗?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探究难度大、费时间就不组织探究吗?可以逐步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可以安排学生课外探究。更何况,学生现在收集、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好,最起码可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习惯,等他们条件具备了,能力增强了,不就能很好地采用这些学习方式去自主地学习了吗?而教会学生学习不正是教学的一大目标吗?

自己和自己交锋了几个回合后,我真正认识了自己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新课程倡导“收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太有必要了。它不仅是为了我们的课堂有生机,更是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标,促使学生终生学习。

因此,我对自己说,别把“收集”、“合作”、“探究”作摆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得救了
“我来过,我很乖”
我好想变成一只自由的小鸟
我的弟弟
"六一节"的思念
让生命之花平安绽放
数字游戏得到的启示
奶奶的手
感动
有这样一个人......
冬之梅
母爱至深
为中华喝彩
母爱
我的梦想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民法论文(1)
法律文化层次论民法论文(1)
清代西藏婚姻制度民法论文(1)
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民法论文(1)
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和劳务合同关系民法论文(1)
物权法的定位及基本体系分析民法论文(1)
试评我国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民法论文(1)
无效担保民事责任的裁量民法论文(1)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民法论文(1)
论TRIPS协议义务民法论文(1)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章之条文要旨与例示民法论文(1)
针对特定群体的伤害行为是否亦定寻衅滋事罪民法论文(1)
试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民法论文(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民法论文(1)
从诉权看民事诉讼启动主体的扩大民法论文(1)
《开国大典》教案1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3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4
《将相和》2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将相和》1
《景阳冈》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之4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2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1
《将相和》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之3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1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