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8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在设计《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上。体现了“自读发现──选读探究──品读感悟”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学习第二段时,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初步的感受到了圆明园布局的独特,景色的优美,收藏的珍贵。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感知,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赞美和热爱之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更加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感悟到了这座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感悟到了这种独特的布局中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限的赞美和热爱,也为后一部分学生对侵略者把这么美的一座园林毁灭掉而产生的满腔怒火埋下伏笔──此时,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景观越是发自内心的爱,后一部分就会对侵略者产生刻骨铭心的恨。
我认为,语文学科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有所感才会有所悟,有所悟才会有所发,有所感悟才会培养爱美、审美情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进而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鉴赏力,内化积累,激发创新,提高民族素质。在学习第二段时,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朗读,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出:“金碧辉煌”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为了突出殿堂的这个特点,读的时候应该把这个词读得重一些。“玲珑剔透”这个词,为了要突出“亭台楼阁”小巧玲珑的特点,应该读得轻一点。在读“买卖街”一句的时候,语调高一些;在读山乡村野那句的时候,语调低一些,也就是通过语调高低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景点的特点。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感悟到了殿堂的辉煌,亭台楼阁的玲珑剔透,买卖街的热闹,山乡村野的宁静。我还在第三自然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生对读,挑战对手读,朗读擂台赛等,课堂上通过朗朗的读书声,
把学生带进了昔日的圆明园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会儿置身于“金碧辉煌的殿堂”;一会儿置身于“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一会儿置身于宽广、寂静的“山乡村野”……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学生们领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拥有众多珍宝的园林却毁灭了,我带领学生再读第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激发了对英法联军的仇恨之情。
在学习最后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侵略者罪行的词语,然后谈感受,我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给与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无论学生怎样去谈,去理解,对侵略者的仇恨、痛恨是大家情感的共鸣。接着我又通过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的理解,此时学生的内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已经达到了极点,我顺势引导学生就带着这种仇恨齐读最后一段。那一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朗读,融进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无限的痛惜和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让听的人仿佛有一种心碎的感觉:多么令人惋惜,那无数的珍宝、瑰丽的园林。多么令人愤怒,那些可耻的强盗。
这一课的教学,使我又一次的体会到: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的我
- 我对的认识
- 分别
- 祖国,您是我的骄傲
- 我们北京小学的未来
- 记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 过年
- 采访记
- “绝版”精灵—李宇春
- 忘不了啊激烈的你
- 感受中国的节日
- 一束鲜花一份情
- 欢乐中国年
- 车
- 梦中的水之声
- 试析高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不足及其培养
- 试析独立学院就业问题及对策
- 浅析协同学习平台中共享资源的构建
- 简析高校设备维修经费预算
- 试析张伯苓“土货化”办学方针的实践及其启示
- 试析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探究
- 试论高校机关分工会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 试析地方性理工院校法学特色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
- 试析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 试论美国文理学院的特点及启示
- 试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试析孔子的理想人格与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
- 试析化工类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试析警察教育法学学科构建
- 试析《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
-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 《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
- 范仲淹为何不记岳阳楼
- 四言骈句
- 《岳阳楼记》探美
-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 《小石潭记》教学有感
- 修楼求记,夺天下楼阁之首的岳州知州滕子京
- 浅谈《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的隐晦内涵
- 《岳阳楼记》有关资料
- 《小石潭记》教学:用图片辅助学习
- 设疑质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小石潭记》教学琐谈
- 倾吐抱负 自宽胸怀──也谈《岳阳楼记》的主题
- 范仲淹和滕子京
- 岳阳楼记是一篇精妙绝伦的赞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