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4-12-26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话,在讲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

这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听了很多教师讲授这课,多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我觉得原因大致会有这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这样一来,有什么样的弊端呢?我认为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去感受圆明园的美,而浑然忘记了国耻,忘记了“曾经的心痛”。虽然文字的魅力感悟了,圆明园的辉煌再现了,但是蕴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沉的爱与恨被割裂了,透过圆明园辉煌背后的沧桑被湮灭了。其实,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与恨的边缘”。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

总之,《圆明园的毁灭》既要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更应该让他们体验“毁得令人心碎”。所以这堂课的设计,我试图让学生将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下面,就把我讲课的过程及想法大致述说一遍,恳请老师们给予指正。

一、平淡导入──蓄起满腔的情感波澜

师:(深情地)同学们,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再读课题。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感到我和学生都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我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我们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最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整体感悟──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

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此处设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然后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是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两个。

师:(板书: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当打开课文,一跳入你眼帘的就是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痛、愤怒、伤心、可惜……)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生读。

师:其实不可估量的还有你们的心情啊(板书:在两个不可估量后面又加一个“不可估量”)。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你又明白了什么?生(略)

师:这篇文章,最后四个字,就是“化为灰烬”(板书)。请大家说说,什么化为了灰烬?

生:……

师:是啊,这……一切都化为灰烬,你又有什么感触呢?(连着板书两个化为灰烬)。让我们读读文章最后一段。接着在让学生读,尤其突出“统统、任意”使学生体会英法强盗的罪恶行经。

黑板上出现: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不知道听课的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在开始板书前面两个不可估量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到课文中去了。也许听课的老师会说这不是重复吗?但是我将上述板书全部写出来的时候。我相信听课的老师肯定会被震惊──触目惊心啊!这么了不起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处理到这里,我就紧紧围绕板书进行下面的教学过程。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谈谈除了开头和结尾,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别从建筑宏伟与文物珍贵的角度谈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原因。纵观这个整体感知的教学板块,我觉得我处理得比较奥妙。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先谈第一段,接着谈结尾段,然后谈中间,牵引的痕迹比较浓。事实上,我以为此处正是发挥教师引领的妙笔。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提到,一旦放开来让学生谈,他们很可能陷于对圆明园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忘了这辉煌背后的耻辱。而我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曾经的辉煌。这样一处理,整个课堂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深情追忆,抒发曾经的自豪之情

紧接着我抓课文第三段,很巧妙地带着学生去“追忆辉煌”。妙在何处?

1、问题精妙:

我先让一个孩子读第三段,其余孩子找找,作者写圆明园连着用了几个“有”字?找到后让学生用一口气说七个“有”;在此基础上,我让一个学生读课文,把同学们带进宏伟的圆明园中去。这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圆明园之大、之美,在读中学生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自豪的情感。

2、浓淡适宜:

叶圣陶先生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今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仿照……还有西洋景观。”这四句话中介绍的景观有七处之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因为有几处景观是他们看过的。因此我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接着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美景。这样,图文结合,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有学有教、有淡有浓。

3、回归板书,引发强烈的内心震撼师:可是就是这么美仑美幻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为灰烬,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名人字画都化为灰烬!

4、观看录象,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师;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无情地烧毁了。(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片终,大火不停在画面飞旋扑闪,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把火,烧毁了________)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这把火烧掉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说造成毁灭的原因。最后字幕打出“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在学生的口号声中下课。我觉得这个片段是本课教学的最亮点,也是整个教学的高潮。我在前面几个板块的铺垫和渲染的基础上,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已经有深刻的体验,而这样美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却被无情毁灭,学生一直被“压抑”的情感,终于有了喷发的机会。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圆明园会被侵略者毁灭,应当适时的渗透一些近代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同时让学生搜集并介绍一些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比教师强加给学生这些资料的效果要明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月亮在看你
我心中的美景
探索月球奥秘的作文
探索月球奥秘
月球奥秘知多少?
未来月球
时间银行
我心中的美景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飞往月球
月亮的自我介绍
探索月球奥秘
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
精彩的月球知识竞赛
月亮月亮我问你
五方面写好述职报告
浅谈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黄金法则
学术论文投稿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讲稿
意见写作格式
请示写作要点
赠与合同的概念与写作
公文语序安排的一般方法
写好销售工作计划技巧
会议纪要的概念、特点、种类以及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
如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公文的基本处理程序
求职博客吸引招聘方五大妙招
高考高分作文决胜方略
请示怎样写
室内效果图制作的注意事项和要领
宿舍楼工程监理月报
某文化中心工程建设监理月报
住宅一期、商业中心项目塔式起重机安全监理工作交底
外墙刷新监督交底会议纪要
办公楼扩建项目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某校区体育场、室外活动场地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月报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高层住宅楼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某小学住宅楼工程实习报告
住宅楼工程监理总结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室内设计怎么做?室内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书
某小区住宅楼工程监理工作月报
《绝招》 教师语录
《将相和》
《争吵》 趣闻故事
《检阅》 趣闻故事
《绝招》 范文习作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争吵》随堂练习 巩固篇
《绝招》 知识点精析
《争吵》 教案讲义1
《绝招》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检阅》 考点练兵2
《绝招》 考点练兵1
《绝招》 重难点分析
《争吵》 教案讲义2
《检阅》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