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等词语,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词素分析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化、对侵略者的情感
4、领悟课文特殊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查阅工具书等方法理解目标1中带点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按“概写→辉煌→毁灭”把文章分成三段,抓住二、三段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3、自读第二自然段:
⑴ 圆明园是一座__的皇家园林。它由______组成,许多小图分布在__三面。
⑵ “众星拱月”里“拱”的意思是__,词语的本意是__,这里指__;说明圆明园的布局__。
4、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____,还有__……园林艺术有____,还有__……说明圆明园是__漫步园中,有如__;仿佛__。
5、默读第四自然段:
圆明园收藏的珍贵文物,上至__,下至__,历时__;收藏了__。说明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__。
6、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__、__,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__,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__之情。
7、自读第五自然段:
⑴ 勾画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动作,你从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 能不能把课文中“闯进”换成“进入”?能否把“凡是、统弦、实在、任意、连”这些词去掉?为什么?
⑶ 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8、讨论:
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二、练习提纲
1、听生字、新词,用“举世闻名、瑰宝、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语,缩写文章内容。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学写读后感: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生字正音:
损、宏、侵、烬。
2、难字书写:
剔、侵、瑶、瑰。
3、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4、抓段与段的联系分段。
二、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体会作者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1、布局辉煌→众星拱月:
圆林艺术的瑰宝。
2、建筑辉煌:
建筑艺术的精华。
3、文物珍贵→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热爱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滔天罪行的无比痛恨之情
1、自读、句画,批注体会。
2、换词、增删后,与原文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恰当,深入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恨之情。
四、讨论题目,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
先“辉煌”,后“毁灭”,一美一毁,爱恨交织。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Learn To Thanksgiving
- 感恩父亲
- 老师像四季
- 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
- 文书信格式称谓差异
- 圣诞老人的由来
- I am grateful to my father (我感谢爸爸)
- 我的理想
- My Mother(我的妈妈)
- 感谢我的朋友
- istmas Miracles(圣诞奇迹)
- 诞树的故事The Christmas Tree
- Thanksgiving parents感恩父母
- 语写作得高分的9条制胜法宝
- 日食
- 论清洁餐饮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1)
- 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
-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的分析(1)
- 六西格玛的中国语境
-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分析(1)
- 奥运会与广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1)
- 马来西亚技术发展战略的演变与评价(1)
- 湖南高速公路建设与沿线重点城镇发展初探(1)
- 政府目标、偏好、政策与“奥肯悖论”破解(1)
-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
- 中国 美国经济轴心凸现
- 制度、利益与谈判能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
-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1)
- 关于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执教能力探析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二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三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二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四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