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3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篇课文《七律·长征》和《开国大典》,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课文,来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板书并齐读课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
师: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吗?
生1:“青山”指的是长有树木野草的山,“处处”是到处的意思,“埋”是埋葬,“忠骨”指的是忠臣的遗体,这儿是指毛岸英的遗体。题目的意思是:只要是有树木的山上都可以埋毛岸英的遗体的。
生2:我有补充。题目是用毛主席的批示中的一句来作的,我认为它的意思应该是:朝鲜的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下烈士毛岸英的遗体的。
师:说得不错。那我们就来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师: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学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
(抽学生认读生字词。)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1:课文讲的是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毛主席很悲痛的事。
师:说得好,还有补充吗?
生2: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非常悲痛,但还是做出了把儿子的遗体埋在朝鲜的决定。
生3:我认为他们说得还不够完整。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极度悲痛,这时彭总请求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安葬,而朝鲜的首相今日成却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最后主席在痛苦中还是作出了把儿子的遗体埋在朝鲜的决定。
师:你们说得很好。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它表现了毛泽东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情怀。
三、朗读、交流、感受毛泽东主席的情感世界
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句子、段落勾画出来多读几遍,并把你的领悟简略地批注在旁边。
(学生自渎自悟。)
师:哪个句子或哪个段落让你深受感动?为什么?
生: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毛主席那常人的情怀,他失去爱子时是那样的悲痛,同时也知道了他是多么的爱他的儿子。
师:是的。作为一个父亲,爱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子牺牲了,当然难过、悲伤的,这就是对毛泽东主席作为常人的感情描写。
生:“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从这里我知道了毛主席和他的儿子分多聚少,但以往的分离都能让他们团聚,现在儿子却永远离开了他,毛主席感到震惊,不相信这是真的,说明了毛主席失去爱子是无比的悲痛。
生:第六自然段: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在想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段话让我感动。自己的儿子死了,心中无比悲伤,但主席仍为朝鲜人民着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自己的想法就做了很大的改变。说明毛主席的心胸是无比宽广的。
生:我也被这段话感动了。主席作为一个父亲,见已殉职的儿子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自己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应当为国家着想,不能见儿子的悲痛心情又是谁能理解的呢?
生:我也是被这段话感动了。因为这段话写出了毛主席和平凡人一样,思念、疼爱自己的儿子,却不能把自己看得特殊,还是觉得应该把儿子葬在朝鲜。他是多么的伟大啊!
师:你们的感受很深刻。这就是主席那凡人的情怀,伟人的胸襟的表现。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我从这句话中知道,毛主席当时十分悲痛,但他不愿意让他身边的人受到影响,便默默地自己忍受着痛苦。
生:还有一句话让我感动。那就是:“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从这句中能看出毛主席做这个决定很困难,再加上丧子之痛,我能体会到毛主席心中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
生:是的,我也被这句感动了。因为我读懂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位父亲在哭泣,为自己失去心爱的长子而哭泣。儿子死后,身为父亲却不能相见,这是多么伤感的一件事啊!我从中体会到了毛主席不同凡人的风采。
师:是的,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伟人。让我们再次走近毛泽东主席,去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 “麻烦”班主任
- 读《伟人的足迹》有感
- 读《凡卡》有感
- 第一次领操
- 缩写《小抄写员》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读《奠柏》有感
- 身边的烦恼
-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 改写《狐狸和乌鸦》
- 故乡
- 金娃娃
- 最难忘记的一件事
- 读《我自横刀向天笑》有感
- 浅谈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 试析“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
- 试析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 试论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途径
- 试析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思考
- 浅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 浅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
- 试论校企合作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改革和开发
- 浅析对我国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反思
- 简析美国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 试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
- 浅析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改革
- 试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 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 咏刘禹锡
- 文天祥诗词选
- 赤壁
- 《诗词曲五首》诗文简析
- 类文赏读
- 刘禹锡游玄都观
- 刘禹锡与柳宗元
- 名将美人江东二乔
- 《诗词曲五首》参考译文
- 刘禹锡诗里的苏州
-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 赤壁之谜
- 潼关简介
- 关于月亮
-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