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教学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9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我个人看来,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有是一个大的挑战。在讲课之前,我还犹豫再三,担心学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点而理解文章的“神”。而一节课下来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把我的担心全都打消了。学生们那独特的见解,那入境入情的想法,有时连我这个老师都自愧不如。

回忆教学前的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引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草原》这篇课文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课文。当时班中有一半的学生喜欢本课,为了让另一半学生也感兴趣,在第一课时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在范读中学生改变了看法,不由自主的也读起了课文。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时空

文章篇幅较大,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那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景物的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中,这样整节课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充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学生主体在反复读中理解,在反复说中明理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草原上的人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一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

教师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

2、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使学生对草原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

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正是有了读和说的铺垫,学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每个学生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加以汇报,在汇报中全班学生没有丢掉一个知识点,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难点自然突破。

3、大胆使用综合和开放性强的问题,发挥语文综合性的功能特点:

在最后当我问到“课文的主要笔墨都放在了蒙族人民的描写上,而开头又为什么写景呢?”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学生

A说:“景色与人物相互映衬”。B说:“草原的景美人更美”。C说:“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昏暗的小屋中,可能他的心胸就会变的非常狭隘,生活在这么辽阔的草原上可以使人的心胸变的宽广。”看,这不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极好体现吗?一节课下来,我的话并没有几句,而学生却把课文理解的如此深刻,也就是把大量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学生在体会思想感情时,抓重点句进行分析,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品读,从而突破难点。

在这节课中我也找出了自身的问题:

一、课后练习中的读读写写落实不够

读读写写中的很多词正是重点句中的重点词,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词义,而不应局限于第一课时中单纯的句词。

二、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课前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其实学生的能力很强,只要做法得当,学生会理解到位。

三、缺乏点睛之笔

当学生说到人与景的关系时,我只是积极的肯定,而缺少精练的小结和精彩的点评。如果当时加一句“这就是人文性的最好体现”那么会更精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次秋游
一件小事
让第二个家以我为荣
苦难的日子
第一次拔牙
猫狗争食
第一次给妈妈洗脚
儿童公园
剥豆荚比赛
考试以后
我爱世界杯
快乐的春游
自己动手
我最爱玩的地方
小鬼当家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设想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依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协作学习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开放与远程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初探
高职和声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名单出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之校园文化渗透
减不掉的负担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试论网络时代独立学院党建工作
浅论建筑油画创作过程
当代艺术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
英语词汇教与学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自主精神的启动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升旗时间是怎样确定的?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从听开始
《放风筝》教学设计之二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九
杜甫《绝句》试析
《放风筝》教学设计之一
《燕子》教学设计之三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之五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一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之六
国旗是怎样诞生的?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