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明朗的草原──《草原》教学反思
展示课《草原》在慎重的选课、团结的备课、说课中宣告结束了。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过程之中,备课过程的和谐之美让我收获了几许成长。教学过程的不和谐之音,暴露了许多教育、教学的问题。
何校长和语文组的老师针对我的课堂提出了衷肯、宝贵的意见。他们如同庖丁解牛,精妙的指出了失误的关节点,这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但是,从教一载以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不能克服?始终如一块磐石沉沉地压在我的胸口,让我喘不过气来;又如一团乱麻,让我在午夜梦回之际也不能沉沉入眠。
直到读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她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当然。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必将死去,但我们总是把那一天想得极其遥远。我们处于精神活泼、身体轻快的健康状态,死亡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难得想到它。日子延伸到无穷无尽的远景之中,所以,我们总是做些无价值的工作,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于生活懒洋洋的态度……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象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这样的态度可以尖锐的强调生命的价值,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
是的,我缺乏的正是一种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友善、朝气和渴望的态度。在我的潜意识中,我只是一个新老师,有许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慢慢成长,我对自己很宽容,总是对自己说:这堂课上不好,没关系,有许多的下一节课可供我去弥补,殊不知一句话说得好:学生是经不起实验的!我可以慢慢的成长,而学生却不能,我应竭尽所能给他们以最好的护航。
假如我每天都带着这样的态度去生活: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假如我能带着这样的态度来工作:这是我上的最后一堂课。我想一切都会发生改变。我会用微笑、用友善、用朝气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用愉快上扬的调子与学生对话,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他们的回答给以发自内心的赞美;对他们的羞涩给以最为宽容的鼓励;我会露出大大的微笑,让他们感受到我的阳光;我会用上好公开课的态度来上好每一节课。用最为严谨和负责的态度来处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像科学家那样严谨的比较每一种教学方法间的优劣之处;像艺术家那样精心的书写每一块小黑板,准备每一个教具。那时每一堂课将不再是一个遗憾。师生间的关系也将是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
除此而外,我还缺乏一种解读文本的经验和能力。教师需要高屋建瓴的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与感悟,因此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只有深入解读了文本,才有可能想出办法在语文教学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对教材一知半解,又怎么能以其昏昏使其昭昭呢?
我在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材的解读不够,对文本的关节点把握不准。如在描写草原自然美景的第一自然段中,我抓住了“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进行草原美景的教学。要学生首先体会“一碧千里”、“并不茫茫”的意思,再说说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这样的画面。学生找到了草原的羊群、骏马、大牛、小丘以及草原的天空进行说和读的训练。虽然线索理清了,但是问题却显得十分杂乱,也过碎,某些问题也不够科学。这是没有找准文章的关节点所致。如:抓住境界,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境界?(引导学生了解境界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回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引导学生对草原的天空明朗和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画面进行感知和想象)这种境界给人以什么样的体验?(引导学生找到并读出体验)在此之上引导学生读透、读懂文本。
同时我对文本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够准确。语言训练点的选择既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也来源于对学情的分析。在文中如“渲染”、“勾勒”、“奇丽”、“清鲜”这样的语言准确、优美,对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增添文章的意境可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掌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如:为什么叫清鲜不用新鲜?渲染是什么样的?学过国画的同学来说说,演示给我们看一看?……因此,我还需要夯实自身解读文本的功底。
另外,对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我不够慎重,令人感动和深思的课往往是那种平实,波澜不惊的课,因此在教学中能不使用课件的地方尽量不用。追求教学的平实与真实。
在教学中我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出,恳请各位老师不啬指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鸟和葡萄
- 放烟花
- 一件可怕的事
- 秋天的夜晚
- 寻找春天
- 过春节
- 特别的生日
- 寒假趣事
- 可爱的小妹妹
- 逛庙会
- 年夜饭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可爱的玩具牛
- 种黄豆芽
- 我的妈妈
- 八一建军节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4月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
- 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延续“两会”学习
- 2011年青年教师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之先锋模范
- “学习雷锋精神活动”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勇于担当就要善于学习
- 党员先进性思想汇报
-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八)
- 最新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三月学习两会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座谈会后感
- 村干部入党思想汇报
- 磁悬浮轨道梁生产基地的电气系统设计
- 县级35kv变电所的设计与运行分析
- 一体化模式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 沙角C电厂事故顺序记录的通道组态分析及整改
- 110kV电网计算机整定计算新方案—准专家系统模式
-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使用
- 常见建筑电气设计容量问题综述
- 谈人防工程供电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 电缆敷设施工方法
- 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在供电企业的应用
- 布线标准简述及建筑物布线基础设施标准
- 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问题
- 智能楼宇的电气保护与接地
- 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
- 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不可忽视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教案
-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西门豹》教学设计A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B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
- 《西门豹》教学设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