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2
凭借教材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浓郁的文章。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草原,为那里的美丽风光所陶醉,被热情的蒙古人民感动。不但描绘了草原的风景如画,而且抒发了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注意了凭借教材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上,我首先以一首《敕勒歌》引入,学生在吟诵古诗中,激起了解草原的兴趣。接着,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在范读中学生认真倾听,有了自己的感受,各个急于表达,并不由自主地也读起了课文。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多种形式朗读,大胆想象,乐于表达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版本,它应该属于作者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的感受,应该进行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我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再选一名同学朗读,大家闭目倾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副副画面后,他们争先恐后地述说自己的想象,乐于表达的闸门一打开,犹如奔腾的河水,学生的想象力令我折服与欣喜。
三、培养语感,准确表达
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词的准确、精练、贴切。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词义、句意。如,我出示简易的草原图与中国画后,学生轻松地理解了“渲染”和“墨线勾勒”;联系生活经验感悟“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并从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适时仿照作者的比喻手法,进行仿写练习。学生既领悟了草原羊群的美,又练习了准确、生动的表达。
四、尊重主体,自由表达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讨论,学生对草原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后,我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如“你来到草原后会干写什么?”学生兴奋之情溢于笑脸之上“我要痛痛快快的跑几圈”“我要无拘无束地纵情高歌”“我要骑上骏马自由奔驰”……
五、回归现实、创意表达
当学生真正领略了草原的美丽后,我以向蒙古小朋友介绍自己家乡的方式来练习表达。静静地想一二分钟后,小手高高地举起来,自豪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其中不乏精彩的语句,更多的是流露出对家乡的喜爱。
我欣慰,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提高;我惊喜,他们笔下也会生花;我惭愧,他们的潜力以前挖掘得不够,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不够。
本课不足之处:
如果课上以录音配乐朗读,会更使学生入情入境;如果以课件真实地再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会让学生有更切身的深刻感受,激起对草原的渴望与热爱之情。
课上有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还不到位,个别学生显得胆量不足,需要为其增加锻炼的机会,并纠正表达时有语病的学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倡议书
- 春游
- 我的妈妈
- 我的妹妹
- 小狮子变好了
- 我的校园
- 妈妈笑了
- 小蝴蝶哭了
- 在奋斗中前进
- 打飞蛾
- 工人伯伯真辛苦
- 苹果的心情
- 捉蟹乐
- 假如我是
- 我眼中的月亮
- 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 句容市新世纪广场设计
-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 浅议城市广场照明设计
-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宝轮寺塔
-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 该消失的街区—昆明城市核心区街道与建筑空间关系解析
- 思考高层建筑阐释传统园林
- 景观草坪点缀草花的选择
- 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分秒同步
- 以“反规划”理念设计城市生态基础建设
- 小区景观设计的未来
- 桥梁景观的创作与思考
- 国外城市群交通圈层比较研究
- 《燕子专列》 课文简介
- 《燕子专列》 教师语录
- 《燕子专列》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珍珠泉》美文欣赏 一碗水
- 《燕子专列》 重难点分析
- 《燕子专列》 课后习题答案
- 《珍珠泉》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珍珠泉》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珍珠泉》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燕子专列》 重点字词梳理
- 《珍珠泉》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珍珠泉》 趣闻故事
- 《燕子专列》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珍珠泉》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珍珠泉》 教案讲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