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2
《白杨》教学片断及分析
【教学片段】
师:爸爸要表白怎样的心愿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看课文,(引读)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孩子们不知道什么请同桌讨论,用问句提出来。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做。
生丙: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生丁:他们不知道这么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这段话,老师把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再复述一遍。
(生逐句读,师逐句问。)
师:就带着这三个问题,看画面思考。
(击键,大屏幕显示当年建设大军垦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荣的景象。)
生:爸爸、妈妈当年克服各种困难,跟大自然作斗争,凭着坚强的意志,开发、建设新疆。
生:看了刚才的画面,读了老师推荐的资料,我知道当年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渠,手都冻到了锄头把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
师:能利用课外资料理解课文,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提出表扬。
生:爸爸、妈妈等一批边疆建设者克服了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困难,全力建设边疆。
师:既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
生: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长大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板书:
扎根边疆
生:爸爸就像白杨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扎根,奉献一切,把新疆建设得那么美丽。
师:这些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什么精神?
生:这是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
板书:
奉献
师: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边疆的繁荣,捍卫了各族人民的尊严,他们跟白杨一样,都是──卫士。
【分析】
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拓展和积累,尤其是资料的拓展,既可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又有助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拓展的作用,因为边疆的开发离学生实际较远,学生不容易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资料拓展。
一是学生自己收集白杨和边疆的资料,二是教师出示的建设者艰苦工作的图片资料,因为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三是教师收集的当时建设者中流传的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通过三个层次的资料拓展,学生就能真正与文本产生共鸣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鲁迅故居
- 胜似亲人
- 詹天佑纪念馆导游词
- 九峰公园
- 黄鹤楼
- 我们的教学楼
- 九寨沟导游词
- 黄龙导游词
-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 小蚂蚁
- 血汗长城
- 好孩子
- 法国梧桐树
- 一件好事
-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案件追踪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 《春天的声音》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 《春天的图画》
- 《春天的雨》
- 《春天在这里》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