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白杨》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白杨》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1

《白杨》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3课《白杨》,这是作家袁鹰写的一篇散文,请大家轻声读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2、给课文标上节序号;3、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然后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生自由读课文后,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读顺。

出示句:

白杨是__________的树。

(学生快速默读,寻找答案。)

生:白杨是一种高大挺秀的树。

生:白杨是生长在戈壁上的树。

生:白杨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树。

生:白杨是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树。

生:白杨是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屈的树。

师:同学们书读得很认真,也很有效,概括出了白杨的特点。课文的哪一部分写出了白杨树的这些特点呢?

生:第十二小节爸爸说的话。

师:同学们各自朗读爸爸说的话,想想你为什么这样读。

(指名学生读后,再交流为什么这样处理,然后评议这样处理是否恰当。)

生:齐读第一句:“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师:“从来”就是……

生:一直来、历来、向来。

师:在漫长的岁月里遇到各种情况都是这样直,这样高大。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出白杨的这个特点呢?

(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从兄妹俩争论中,妹妹把白杨树说成是“大伞”,可见白杨树高大笔直。

(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兄妹俩的对话,体会白杨的外在特点。)

生:沿着铁路线有一行白杨树,可见它也是很直的。

(男生齐读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

板书:

“哪儿……哪儿……”

师:从这句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需要,它都能生长,还能生长得很好。从这点可以了解到白杨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师:白杨到底生长在哪儿呢?找出句子读读。

(生齐读第一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师:刚才大家读得太快了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想想戈壁滩给你的感觉,你在朗读时想办法把这种感觉传达给大家。

(指名读,学生强调了“茫茫”、“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突出沙漠的荒凉。)

师:这么荒凉,这么恶劣的地方都能生长,可见其适应性多强啊!再齐读这一句。

出示练习:

“戈壁滩需要白杨,白杨很快就在戈壁滩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谁还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白杨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

生:边疆需要白杨,它很快就在边疆生根发芽,长出茁壮枝干。

生:山梁需要白杨,它很快就在山梁生根发芽,长出茁壮枝干。

生:沙漠需要白杨,它很快就在沙漠生根发芽,长出茁壮枝干。

生:内地需要白杨,它很快就在内地生根发芽,长出茁壮枝干。

师:白杨树的生命力多么强啊!

师:引读,(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茁壮成长。

生接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板书:

“不管…不管……总是”

师:刚才大家读的时候,“不管……不管……总是”特别强调,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不管遇到什么灾害,白杨总是那么坚强,这就突出了白杨坚强不屈的性格。

生:这几个词表现了白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坚强不屈的精神是不变的。

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白杨的坚强不屈?

生:“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句话中,把白杨比喻成“卫士”,也写出了白杨坚强不屈的精神。

生:“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从“每隔几秒钟”可以看出白杨在戈壁滩上很多,而“高大挺秀”描写了白杨的姿态美,这么荒凉恶劣的环境中能生长得这么茂密、这么秀丽,可见白杨性格坚强。

师:这么坚强的白杨,怎能不让我们敬仰呢?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齐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师:作者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写出了白杨树的特点,赞扬了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质。

我们带着对白杨的赞美之情来背一下这一节。

(学生试背。)

师: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生:不是的。

生:爸爸也在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师:“表白”是什么意思?“心”是什么?爸爸要表白什么?

生:“表白”就是表明。

生:“表白”就是表示。

生:“表白”就是表达。

生:“心”就是指它的心愿志向。

生:爸爸要表明的是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板书: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师:爸爸不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同时也为表明了自己的心愿,那么我们刚才对爸爸话的理解就觉得肤浅了,我们再来理解一下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生:爸爸他们那些支援边疆的建设者,就跟白杨树一样,因为边疆建设的需要,就来到新疆,扎根新疆,为新疆建设出力。

师:是啊!解放初期,祖国需要大批的建设者去支援边疆、建设边疆,大批祖国的优秀儿女,毅然来到边疆,扎根边疆建设。“爸爸”就是其中的一位。

课文中的“爸爸”也许是位军人,也许是位工人,也许是位大学生,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边疆。请大家展开想象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来写几句赞美“爸爸”高尚品格的话。

(学生写“赞美”的话。)

学生交流。

生:哪儿需要爸爸,他就到哪儿扎根。

生:爸爸到了新疆,哪儿条件艰苦、哪儿工作困难,他便去哪儿。

生: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任务多么繁重,爸爸总是出色完成任务。

生:略……

师:这是一位可敬的“爸爸”,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祖国建设者,那么爸爸那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他的孩子能理解吗?从哪儿看出?

齐读14小节:

“他们只知道……”

师:孩子们只晓得这些,不晓得什么呢?

生: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不晓得爸爸妈妈为什么在新疆工作。

生: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接他们到新疆念小学、中学,不晓得爸爸为什么接他们到新疆去念书。

生: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不晓得新疆到底怎么样。

师:兄妹俩不晓得的事,你晓得吗?

生:我晓得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支援新疆、建设新疆。

生:我晓得爸爸接兄妹俩去新疆念书,是为了从小锻炼他们,适应艰苦的环境,长大可以继续完成建设新疆的工作。

师:这就是爸爸的“心”,那么孩子们最终会理解吗?爸爸的希望会实现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下面我们齐读课文1~14小节,重新感受白杨和像白杨那样的边疆建设者的崇高精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信他,抑或信己
不朽的昭君
《隐形的翅膀》
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品味时尚》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见证
9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
《品味时尚》
《品味时尚》
品味时尚
弯道超越
我与故事
《品味时尚》
诚信与善良
向教师感恩教师节庆祝活动
小学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中学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2012年教师节活动安排及工作要求
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方案
五年级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12年公司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学校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学校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2012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
教师节活动方案:老师,节日快乐
2012年商场超市教师节促销活动方案
学校教师节活动方案《绿叶对根的情意》
迎中秋晚会活动方案
死者人格精神利益保护:案例比较与法官造法(1)论文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一种财政视角的分析
浅论消费者安全权权利性质辨析(1)论文
简析民事诉讼法之法院职员回避(1)论文
试论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现状与法律对策(1)论文
论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英雄化
熊佛西: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丰碑
县制:乡土中国的行政基础——县制丛谈之一
从经济学与社会学中“人”的预设对二者方法论的思考
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
“美术”对艺术100年历史的误读与偏离
政府机构改革的平衡机制分析
大胆进行体制创新推进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关于政体、法治和执政方式的思考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五篇]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一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一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二
《假如》 教学设计一
《回声》 教学实录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二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二
《假如》 教学设计二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一
《假如》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实录
《清澈的湖水》 第一课时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