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8
《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案例】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整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想象翁媪对话情景,以体会作者情感时,课堂上出现了意外。
师:读到这里,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翁”“媪”老俩口会用“吴音”唠叨些什么呢?
生:我们三个儿子有出息啦!老婆子,我们该心满意足了。
生:是啊!怎能不让人高兴呢?老头子,该叫大儿子歇歇啦!
师:心疼儿子啦!
(众笑。)
生:大儿子勤劳,二儿子手巧,小三子又这么机灵聪明,长大后说不定还能考取功名,我们可以享清福喽!
生:老太婆,到时我们可是老有所依喽!
师:看到这么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我们也不禁为他们的温馨和睦而感动,难怪平时不怎么喝酒的两位老人今天不仅喝了酒,而且还喝得微有些酒意。
(生笑。这时,一名学生举手表示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这里的“醉”不应该理解为喝醉了,而应该是“翁”和“媪”被这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所陶醉。
师:噢!说说你的理由。
生:“翁”和“媪”年纪都比较大了,而且都生活在农村,平时没事怎么可能喝酒,而且还喝得微微醉呢?所以,我觉得这里的“醉”理解为“陶醉”比较合适,词中是说两位老人对拥有美好生活的一种满足和陶醉。
师:有道理!别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有同意这种看法的,也有反对的,最后双方商定进行辩论。)
生1:词中说“醉里吴音相媚好”,“相媚好”是说他们说话的声音温柔婉媚,那是因为“翁”和“媪”说话时都带着酒意的缘故,所以“醉”应解释为“喝醉,有醉意”。
生2:我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如果如你们所说的“翁”和“媪”都带着酒意,那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如果说“翁”“媪”醉了而说吴音,那么不醉他们就不用吴音说了吗?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理解为“陶醉”,是说两位老人被这美好的生活所陶醉了。
生3:从课本的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老人是面带红潮,那不正是“微微醉”的标志吗?
生4:说“翁”喝酒还有可能,“媪”年岁已高,她怎么可能喝酒,而且还喝得微有醉意?这在情理上说不通,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是,“翁媪”之意不在酒,在乎美好生活也。
【教学反思】
一、意外,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学生打断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这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学生潜心会文的直接体现,也是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但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语文教学的活力所在。教师应接纳和珍视教学中的“意外”,并加以开发利用,以生成高效的教学环节。案例中的学生敢于向教师挑战,提出自己的见解,出人意料。但教者并没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及时抓住这即发、生成的问题,让预设的教案搁浅,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探究,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师生共同演绎了一出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生成剧”。
二、辩论,放飞灵性的翅膀
很显然,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辩论!《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里的辩论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体验、感悟的契机。到底是酒醉人,还是人自醉?最终的答案或许已经不重要了。学生在辩论探究的过程中,在与教师、文本、同学的对话过程中,彼此分享着对方的思考与体验,提升着各自的情感与审美。这样的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充满着智慧与活力,而这一切,不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理念的体现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爸爸“欺负”我
- 消灭作业怪兽
- 稻谷飘香时
- 秋游
- 小花猪是个唱歌小明星
- 踢足球
- 我的大猩猩玩具
- 美丽的小雪花
- 欢庆
- 可爱的小鸭子
- 第一次办黑板报
- 我的爸爸
- 我爱我的老师
- 小鸟的新家
- 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打算
- 小学学校校风建设实施措施
- 民政局创业服务工作指导方案
- 县健康会所中心机构建立方案
- 2011年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打算
- 医院节能减排管理办法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
- 五一国际劳动节落实情况方案
- 关于创新旅游规划体系及旅游策划的解决方案
- 乡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意见
- 宾馆部门工作管制
- 县档案局环境创优年实施意见
-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打算
- 2011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 小学艺术节活动部署方案
-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
- 民主的理念与村民自治的发展
- 不信任民主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
- 1999中国电影备忘
- 民法规范的性质-游走在自治和管制之间(1)论文
- 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能力
- 基层、基层民主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代序)
- 村民自治:理想制度与现实困境
- 聆听生活的质感
- 被保险人法律地位研究(1)论文
- 洗去“金粉”皆创伤
- 日本著作权间接侵害的典型案例、学说及其评析(1)论文
- 我国《物权法》第180条第2款的理解与适用(1)论文
- 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中最终责任份额的确定方式(1)论文
- 《小小的船》教学建议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4
-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3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7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6
- 《静夜思》教学设计5
- 《静夜思》教学设计2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4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3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