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教《童年的发现》后所思

教《童年的发现》后所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教《童年的发现》后所思

《童年的发现》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顾自己上这节的过程,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默读课文,感悟“发现”。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可以与同学讨论。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很快感受到“我”是个,充满幻想的、喜欢刨根问底的、爱观察、思考的孩子。接着学生们找出了不少相对应的句子。没想到四十分钟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一下就溜走了。表面上来看课堂上讨论声阵阵,读书声此起彼伏,但细细回顾,我感到这节课学生读得不到位,特别是文中对话部分本应该是重点,可是读却成了过场,回答问题的大多是那么几个老面孔,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到学习之中来。

原因呢?课后思考,是学生们读得太少,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读,在思考。什么导致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呢?仔细想来,教学设计提问的容量多了,又想让学生好好分析人物的特点,又想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贪多了所以就没嚼烂。这点在备课时,我也曾琢磨过,按理说这课挺好讲的,老师指导学生重点学习“发现规律”这部分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面两个内容,有放有收,以我对我学生的了解,学生学习一定会相当轻松,课堂气氛也一定会相当热闹,但我又总觉得小组学习这个部分是个心病,所以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没有更改教案。记得有位专家曾说过,学生的训练有素中的这个“素”,就是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养,它恰恰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终目标。它来自于我们平时的每节课堂的每个施教时机。我想,作为“平实”的课堂,相对于“课堂气氛”“环环相扣”“走完教案”这些堂皇的标准要先放一放,把我们执教的重心放低一些,再低一些,让它最大限度地贴近我们的教学对象,顾及到中下面。教师还要在教学中适时地调整教案,要面向全体。不要一味照搬教案,重要的是根据教学所需来“组织”教案,这样才能最终收获教学的果实。

其二,学习完这篇课文,我让学生们也写写他们曾经的发现,可是他们大多不是抄袭就是写一些称不上的所谓发现。为什么会这样?我也跟一些同行们进行过讨论。我们都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被课业负担所压迫,他们没有时间玩耍,没有时间去发现,他们的时间都在搞奥数、上特长班、英语过级考试……当然这些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我不得不对现在这些孩子深表同情,也只能认同他们那些“发现”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母亲节
我家的院子
Good book companion I grow up
母亲节
母亲节
我家的小狗
心中的花园
会飞的汽车
端午节
星球保卫战
假如我变成了孙悟空
有趣的现象
我的同学
老鼠开会
一次升旗仪式
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套用模板
学生入党申请书专用模版推荐
2009入党申请书范文示例(5月奉献)
入党申请书: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党校学习后的入党申请书
2009小学教师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党员家族的孩子
最新入党申请书2009年3月
分享我的入党申请书
企业普通员工入党申请书范文
9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申请书交流范文
社会青年入党申请书范文
2009年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市场、国家与社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限度
面向agent技术在城轨交通自动监控数字仿真中的应用
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
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
霸权·秩序·规则
核威慑的作用:一种康德式的观点
由互利性规则到政府的出现
加强线网规划 突出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骨干地位
重庆轻轨盖梁锚箱支座施工技术
从人身依附到个体理性的成熟——“农民中国”及其解体
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规划研究
中国城市地铁规划论及科学价值决策原则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站内脱轨原因及启示
什么是社会规范性的伯林式自由——现代政治哲学解读
《欢庆》教学案例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片断
《我们成功了》教学建议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5
《我们成功了》教材简说
《北京》教学建议
《我们成功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片断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4
《我们成功了》课堂实录与点评
《北京》第二课时网络课教学设计1
《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1
《看雪》教学设计1
《欢庆》课堂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