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师:谁能说说“雪中送炭”的字面意思?
生:“雪中送炭”说的是在大雪天给人送炭。
生:在大雪天最冷的时候给人送去木炭取暖。
师:请细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雪中送炭”指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
生:朝鲜大娘在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战士送打糕吃。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是“雪中送炭”,你能说说吗?
生:今年内蒙古地区遭受百年未见的雪灾,在灾区人民生活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及时送去了救灾物资,这就是雪中送炭。
生:我在书上看到,红军过雪山的时候,红军首长把自己仅有的棉衣让给快冻僵的“小鬼”穿,这也是雪中送炭。
师:你们讲得很好。但是,是不是一定要在下雪时才能“雪中送炭”呢?
生:不是的。比如说,一个公司的老板在做一笔生意时,急需20万元资金,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位朋友及时借给他钱,帮他度过难关,这也是雪中送炭。
生:一天,我把钢笔忘在家里,同学把自己的笔借给我,这也是雪中送炭。
生:我觉得借支笔,这点帮助太小了,算不上雪中送炭,再说忘记带钢笔这也不是什么困难。
师:是呀,那么怎样的帮助才能说是“雪中送炭”呢?
生:应该是很大的帮助。
生:应该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去帮助。
师:下面谁能根据刚才的讨论来总结一下“雪中送炭”的意思?
生:“雪中送炭”指的是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
【评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从字面意思入手,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在课文中的意思;在理解了“雪中送炭”在语境中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又及时地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走出“非下雪不能送炭”的理解误区,从而让学生学会准确地运用“雪中送炭”这一成语。整个训练过程流畅自然,教师事先没有设计什么“圈套”,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巧妙地为学生“引路”,很好地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绝不妥协的鲁迅
- 情感—认知—文化
- 语言,人类的骄傲
- 此时有声胜无声
- 沟通,勿轻语言
-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 壮哉,猛士!
- 语言与沟通
- 转折
- 水的凝重 山的沉稳
- 渠清如许
- 语言—沟通的加速
- 咀嚼“桑提亚哥”——读海明威《老人与海》
- 我爱唐装
- 远逝的风筝 远逝的梦
- 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 生活饮用水硬度软化的研究
- 水文水资源数据走向共享
- 2011年防汛脱险工作方案
- “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 梁北煤矿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 土地整理规划中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探索与实践
- 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设计及防洪问题
- 堤坝滑坡
- 新农村建设饮水方案尝试
-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 三峡二期厂坝工程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
- 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 安丘市四库灌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浅议洞庭湖水文测验
-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责任
- 《永生的眼睛》趣闻故事
- 《花的勇气》重难点分析
- 《永生的眼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永生的眼睛》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二
- 《花的勇气》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爸爸的味道
- 《花的勇气》老师语录
- 《花的勇气》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乡下人家》老师语录
- 《永生的眼睛》考点练兵 积累篇
-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分析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
- 《花的勇气》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