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师:谁能说说“雪中送炭”的字面意思?
生:“雪中送炭”说的是在大雪天给人送炭。
生:在大雪天最冷的时候给人送去木炭取暖。
师:请细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雪中送炭”指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
生:朝鲜大娘在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战士送打糕吃。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是“雪中送炭”,你能说说吗?
生:今年内蒙古地区遭受百年未见的雪灾,在灾区人民生活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及时送去了救灾物资,这就是雪中送炭。
生:我在书上看到,红军过雪山的时候,红军首长把自己仅有的棉衣让给快冻僵的“小鬼”穿,这也是雪中送炭。
师:你们讲得很好。但是,是不是一定要在下雪时才能“雪中送炭”呢?
生:不是的。比如说,一个公司的老板在做一笔生意时,急需20万元资金,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位朋友及时借给他钱,帮他度过难关,这也是雪中送炭。
生:一天,我把钢笔忘在家里,同学把自己的笔借给我,这也是雪中送炭。
生:我觉得借支笔,这点帮助太小了,算不上雪中送炭,再说忘记带钢笔这也不是什么困难。
师:是呀,那么怎样的帮助才能说是“雪中送炭”呢?
生:应该是很大的帮助。
生:应该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去帮助。
师:下面谁能根据刚才的讨论来总结一下“雪中送炭”的意思?
生:“雪中送炭”指的是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
【评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从字面意思入手,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在课文中的意思;在理解了“雪中送炭”在语境中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又及时地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走出“非下雪不能送炭”的理解误区,从而让学生学会准确地运用“雪中送炭”这一成语。整个训练过程流畅自然,教师事先没有设计什么“圈套”,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巧妙地为学生“引路”,很好地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婆婆
- 悠悠球大赛
- 书香
- 绿色的宣言
- 我赢了——智打足球
- 智擒小偷
- 故乡的桔子
- 因为有书,所以我快乐
- 做菜
- 拔河比赛
- 我是真正的“木头人”
- 风光秀丽的小三峡
- 我的座右铭
- 20年后回故乡
- 压岁钱的烦恼
-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讲座民法论文(1)
- 中国民法的法典化与中国民法典的开放性民法论文(1)
- 对事的限制还是对人的限制民法论文(1)
- 论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定位民法论文(1)
- 关于捐献眼角膜的有关问题民法论文(1)
- 略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论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民法论文(1)
- 清前期财政概述
- 西方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 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民法论文(1)
- 公共财政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 法律对待学术批评应当宽容民法论文(1)
- 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民法论文(1)
- 让与担保的价值定位与制度设计民法论文(1)
- 试论我国财税法律体系的完善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2(含练习和资料)
- 《假如没有灰尘》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1
-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学案设计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3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教学建议
- 《假如没有灰尘》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钓鱼的启示》课堂作业设计
- 《钓鱼的启示》学案设计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4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建议
- 《假如没有灰尘》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假如没有灰尘》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