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演·说·写──我教《将相和》
《将相和》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转变。根据课文的特点。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三个小故事。
一、演“完璧归赵”
讲解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个故事改编为课本剧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剧组,并安排好编剧、导演、演员、剧务等、做到人人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认真的准备,各剧组先后在班里公演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宫献璧”这段戏,小演员演得十分逼真,面对秦王绝口不提换城之事,饰蔺相如的学生,手捧玉璧,理直气壮斥责秦王,他的语言、动作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勇敢机智、不畏强暴充分表现了出来;而饰演秦王的学生的表演,也生动地再现了秦王理屈词穷、无可奈何地放回蔺相如的尴尬丑态。
二、说“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既是出于对上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又是想占赵国的便宜。去还是不去?去了以后又如何同秦王较量?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再次显示出了智勇双全的政治才干。指导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连读三遍课文,将这个故事改用说评书的方式上台演说,并让学生当评委打分。稍事准备,学生纷纷举手,相继上台演说。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观众”。这样一种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写“负荆请罪”
学习“负荆请罪”时,我又给学生们布置了写的训练: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不少生动的“对话”,如:
廉颇:上卿大人,我妨忌您职位比我高,妒忌赵王对您的宠爱,处处与您作对,但您次次容忍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今天特来请罪,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廉大将军知错就改,真不愧为一国大将,快快请起,我俩都是赵国的大臣,何分彼此,将军已认错,我已十分满足,何须行此大礼?
廉颇:您大人不计小人过,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我今后一定与您和睦相处,共同对敌。
又如:
蔺相如:(上前扶廉颇)将军这是为何,快快请起!
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
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
廉颇:上卿大人,过去您不与我斤斤计较,我感激不尽。您劳苦功高,要是没有您,我国稀世珍宝──和氏璧一定会被秦王骗去;要是没有您,“渑池之会”赵王定会受到侮辱,请您再受我一拜!
蔺相如:将军说的是哪里话,“渑池之会”要不是您的兵力,不但秦王不会为赵王击击,恐怕我和赵王也早就成了阶下囚了。
廉颇:蔺兄真是令人敬佩,往后我听您的,我们一起做好赵玉的左膀右臂,为赵国强盛做出贡献。
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将相和》教学打破了“教师讲问-学生听答”的常规教法,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赛马之后
- 家乡的环境
- 春天
- 桃花
- 学校的春季运动会
- 难忘的一课
- 这就是我
- 春季运动会
- 我给自己听写单词
- 我的老师
-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
- 妈妈的唠叨
- 春季运动会
- 爱护大自然
- 妈妈说我懂事了
- 警惕“发展陷阱”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当前外汇资金大且流入状况分析
- 三个模型和一条曲线分析中国经济的二元化与城市化
- 青岛市风险投资业现状特点及发展对策研究
- 我国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后台中心城市
- 北京研发服务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师
- 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 浅论德国教师地位高的背后
- 浅析教师在主体性教育中地位的理性思考
- 关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罗马及希腊与古代东方国家初等学校教师地位的比较
- 如何加快技术创新,促进工业发展的思考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一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过程简述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资料二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一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设计说明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二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二
- 《翠鸟》教学分析和反思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资料一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