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听赵伟伟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之我见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宏篇巨著中,描绘了一个又一个血雨腥风的战斗场面,再现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草船借箭》就是其中斗智斗勇的一个典型故事。为了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上课伊始,老师就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那豪迈雄壮、荡气回肠的乐曲,很快把学生们带到了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使他们很快融入了故事当中。
二、抓住关键,统领全文
这篇课文比较长,有10个自然段,但通篇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讲的,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因此,刚入课文,老师就提出了本节的中心议题: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心体会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这样既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效果。
三、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多少年来,老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总懵懵懂懂地钻入老师预设的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之中。能力和方法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新课标指出:教师只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上的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应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节课上,老师在学生学习了两组相关连的句子后,及时总结学习方法,然后启发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动脑动手,突破难点
这篇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因离现在年代久远,加之牵扯到许多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没有一定课外积淀的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解开学生心头的疑团,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己事先叠好的小船,以桌面为长江,动手摆放。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很轻松地理解了为什么开始时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变成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奇妙所在。
五、重视练笔、开拓思维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功,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我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指出:每节课,学生练笔的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这节课上,老师设计了两个练笔的环节:一是让学生找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做批注。二是续写句子: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样的训练,既使学生开拓了思维,又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从而,起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六、词句训练,恰到好处
小学语文应该姓“语”,词句都是语文的最基本的知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用心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从而让他们领悟到祖国灿烂的文化及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本节课上,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如,诸葛亮笑谁?为什么?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笑”字,就巧妙地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灵感就如潮水般喷涌而出,使这一环节的处理,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七、注重朗读,加深理解
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朗朗的课堂。因此,课堂上的朗读训练必不可少。这节课,老师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一个训练点。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浅层次地去读;学完一部分,让学生再读,最后又让学生复读。虽然是同一个句子,但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朗读的效果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随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更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所在。这样,既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技巧。
八、巧妙安排,提高效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学科。每一课中,牵扯到的知识点很多,如果把这些问题都放到课后解决的话,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因此,我市《课堂评价标准》中要求,预习中的问题,课后的习题必须当堂处理。这节课上,“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草船借箭为什么能成功?”这些问题老师都巧妙地融入了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市教体局“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根本宗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观察豆子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时间都去哪了
- 我的蝈蝈将军
- 观察
- 养蚕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再逢中秋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胜似亲人
- 黄山导游词
- 可爱的小猫
- 颐和园导游词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