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辐射·归纳·寻味──霍懋征《草船借箭》收课艺术

辐射·归纳·寻味──霍懋征《草船借箭》收课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1

辐射·归纳·寻味──霍懋征《草船借箭》收课艺术

凡是精彩的语文课,往往不仅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生的进程,而且有精心设计、耐人寻味的结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曾经执教《草船借箭》,她的收课处理别具一格,富有创新意识,听后给人以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深切感受。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她教学本课的收课艺术,以便从中获取有益启示。

一、围绕中心,引发辐射思维

《草船借箭》的中心人物是诸葛亮。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刁难,请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谁知诸葛亮只用了三天时间便从曹操那儿“借”来了十万支箭,在事实面前,周瑜不得不服输。学生们对诸葛亮的才干自然十分佩服,教者如果简明点示一下也未尝不可。霍老师并不这样处理,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要求用四个字来概括诸葛亮的才干。学生们人人动脑,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

有的说:足智多谋。

有的说:智慧超群。

有的说:精明能干。

有的说:知识渊博。

有的说:神机妙算。

由于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侧面作出对诸葛亮的评价,所以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形成了围绕“才干”的辐射性思维。

霍老师这样处理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新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围绕中心,归纳各段段意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才干。通过教学,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霍老师在引导学生评价了诸葛亮之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认识全文可以分成四段,同时根据教学中的板书作出简明扼要的归纳──

第一段: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第二段: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第三段:写诸葛亮借箭。

第四段: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以往的教学,许多老师都喜欢首先从解题开始,然后是读文、分段,再后进入课文内容的分析,表现出一种程式化倾向。霍老师有所突破,她不急于引导学生分段,而是在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尾归纳段意。这样做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把分段、归纳段意放在未了,霍老师这样做也是因文制宜罢了。

三、围绕中心,拓展知识领域

如前所述,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诸葛亮,中心事件是借箭,牵涉到周瑜、曹操,长江、大雾等等人和物,这些都已经分析过了,收课时是不是照例布置作业,算是结束呢?霍老师另辟蹊径,从她那充实的知识仓库中精心选取了一首小诗,用幻灯打出来: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这首诗是后人用来赞扬诸葛亮的智慧的。霍老师引导学生齐读、背诵;同时指出:这首小诗精炼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经过,其中的“骤雨飞蝗”用来比喻曹军射来那么多的箭。要求学生课后把这首诗抄下来,背熟。显然,如此收课,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了知识领域。同学们学习课文,抄背小诗,寻求不尽,兴味极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阳春门公园
一块手表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二十年后的故乡
长大后的我
这就是我
和谐的森林世界
欢庆“六一”
在家里,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它的美吸引我
看《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一书有感
学雷锋树新风
摩尔庄园,快乐童年
快乐的家
中学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09年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学校工作计划
中学2009年学校工作计划
新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
学校2009年秋季工作计划
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中学2009年新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学生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教科处工作计划
实验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关于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4)刑法论文(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14)刑法论文(1)
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11)刑法论文(1)
古人如何过中秋
浅议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关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文艺复兴产生在意大利原因探析:古罗马传统文化的角度
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
对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管理的几点思考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6)刑法论文(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一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山雨》教学设计之一
《穷人》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三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山雨》课堂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二
《山雨》教学设计之三
《山雨》教学设计之二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