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课堂因老师而精彩──听王小利老师的《山中访友》有感

课堂因老师而精彩──听王小利老师的《山中访友》有感

这样的命题,似乎有悖于当今教育语境。可是听罢王小利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后,笔者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课堂因老师而精彩!

真的不错!这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老师教得亲切,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奋,学得愉悦;言者动情,听者动容。教师没有因学生反应迟缓而苦苦的“点拨”“恳求”;学生没有因回答问题不得要领而愁眉不展;听课的老师没有因短暂的冷场而深感疲惫。45分钟,在每个人全身心的融入和享受中悄然逝去。

已经步入新课程了,谁都明白,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哪能因“教师”而精彩?可大家想想,课堂离开教师的精彩,学生之精彩从何而来?毕竟,教学是一项充盈着师生生命互动和精神对话的活动,话题的引入、对话的组织、课堂的调控、学习的激励……哪一项能缺乏教师的精彩?

一、教学预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堂课王老师设计了五个环节:导入课文──欣赏课文──品味课文──朗读课文──仿写课文。以回忆小学时学过的《寻隐者不遇》导入。这首诗大部分初一学生都能回想起来,能背出来,成功感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上来。而且这首诗的内容与本文有相似之处,都是到山中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迁移学习。一个并不华丽甚至是比较平实的导入却体现了教师的“生本观”──教学从学生的心灵处扬帆起航。

欣赏课文,不是听老师范读,也不是请学生朗读,而是让学生欣赏FLASH课件配乐朗诵。学生都被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童话般的世界”里,也“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一股股真切的感受从学生心中流淌出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他的确把自然界的这些景物看作真正的朋友。”“题目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对话,用“心”感受着作者的心。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具象化、情境化的作用,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为产生并交流独特的阅读体验作了铺垫。

仿写课文,就地取材,选取熟悉的校园景物。学生在老师的导游下经历了一次愉快的森林之旅,在大自然中获得了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启迪后,一种倾诉、创作的渴望被唤醒,当老师出示“食堂边小池”、“报廊前行道树”、“休憩的小鹿”、“石间草丛”等这些与学生朝夕相伴的校园景物时,学生细腻的情感、灵动的思维在笔尖源源流泻。“生活即教育。”王老师有意识地把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因心动而精彩。”在课堂上得到了真正的诠释。

二、发展自主──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

在课堂45分钟里,王老师尽量给学生与文本充分接触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如,让学生比较课文拟题的妙处,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位“山中朋友”,找到有关段落、语句,朗读感悟,欣赏品味。课堂上,学生或自告奋勇地朗读,或热情洋溢地探讨,或激情流畅地表达。虽然有时思考得不够深刻,有的难免偏颇,但点点滴滴,都是他们的独特体验和独到发现。总之,由于王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自己去鉴赏、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评价,自己只是扮演了一个“守望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讲堂”变成了真正的“学堂”。

“给些阳光,他就灿烂;给点雨露,他就滋润。”这一切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给予”,取决于教师精彩的“主导”。虽然教师在课前作了缜密的、充分的预设,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怎样面对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呢?“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王老师非常重视让学生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教师的真情投入,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天性;师生间的互动启发,又使彼此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的追求。

三、激发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更深层的本质来看,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所以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语言训练发展思维,通过思维能力培养提高语言水平。课堂上,王老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我喜欢文中写树林的一段,‘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地扎进泥土和岩层’,作者运用了比喻。”学生说。

“这是比喻吗?”老师稍一提醒,全班同学便异口同声:“这是联想。”

“是的,这是联想,作者想象自己与整个树林融为一体,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当学生答问有失偏颇时,王老师不盲目地表扬,也不听之任之,而是耐心地纠正,智慧地启发。

又如当另一学生品析“德高望重的老桥……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说它们写出了古桥的品质时,王老师便紧跟着追问:“古桥有什么品质?”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补充完善。再如交流仿写的片段时,王老师让写同一景物的几位同学一起朗读,教师不妄加评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在相互比较中思考与借鉴。

及时点评,科学评价,把误读的“导”正确,把肤浅的“导”深刻,把片面的“导”全面,把笼统的……

“导”精致,才是“教”的本质,才是教师的精彩。并非多余的话。

课听完了,笔者想说的是:一个真正精彩的教师,他必然在自己的心灵深处镌刻着这样几个字──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课堂固然是一个展现教师专业、人格魅力的地方,但展示不是目的,唯有将这种专业和人格的魅力转化为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转化为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转化为学生对生命的注目、对多样性的尊重等等,教师的精彩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彩,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堂、言语实践的阵地、磨练综合能力的舞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苹果的命运
鸡蛋怎样才不会摔碎
欢乐一刻
进与退
幸福的味道
那番深刻的话
信用
我当“老师”
在“不诚信”王国的日子
节能心得体会
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
嗜酒的祸
手环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胶带机跑偏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煤矿矿井机电安装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液压螺母在锯片锁紧装置中应用的分析
中小型热电联产汽轮机的优化设计
探讨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在煤矿机械设计中的实施要点
深部矿井软岩支护的常用支护方法初探
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探析
浅谈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途径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构成与实现
浅谈我国重介质选煤工艺与发展
电力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刍议农机装备项目筛选方法探讨及决策预警
锅炉辅机设备常见润滑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春天来了优秀教学设计二最新
蘑菇该奖给谁教学课堂实录精品
《春到梅花山》听课记录及评课稿最新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教案三最新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蘑菇该奖给谁公开课教案设计三精品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教案四最新
草原的早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二名师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教案二最新
草原的早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名师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教案一最新
《春到梅花山》课文原文最新
蘑菇该奖给谁公开课教案设计四精品
蘑菇该奖给谁公开课教案设计五精品
《雨点》优秀教学设计二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