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山中访友》教后记

《山中访友》教后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山中访友》教后记

《山中访友》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因此我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作者,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两个新的生成点。一是课题是否可以改成《山中观景》;二是联想和想象的区别是什么。教学中只是做了简单解答,总觉得没解决透,因此教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并将答案做了整理,如下:

一、课题是否可以改成《山中观景》

以《山中访友》为题更好,因为在这个题目中作者将大自然人性化了,“友”是文眼,也是文章的切入点,情感的生发点,作者把大自然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达到了人与物的交融、统一,作者是用心和大自然交流,而“观景”是看景物,不亲切。

另外,“访友”,引起读者的联想,使文章象童话般神奇,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再者,这个题目也可以使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仿佛这些自然界中的朋友也是我们大家的,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联想和想象的区别是什么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例如《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眼前看到的实景(雨后的彩虹):“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作者(毛泽东)由此而产生的联想。

另外,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也都是作者的联想。如:“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喻体“长龙”是由本体“长城”引发的联想;“骄傲的孔雀”,把孔雀当作人来写,这是把联想跟实在的事物写在了一起。还有借喻,也是把联想和实在的事物写在一起的,如《沙漠里的“船”》(课文标题)。至于排比,倒跟联想没有密切的联系。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实在受不住饥饿和寒冷了,就坐在墙角下,点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终于冻死在街头。这是具体事实。可是小女孩临死前擦火柴时想些什么呢?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点燃第一根火柴,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根,仿佛看见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觉得自己坐在一棵圣诞树下……;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最后点燃了一大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带走了……。这些想象都是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读者读后一定格外同情这个小女孩。不仅这样,作者(安徒生)还借助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的希望。在大年夜,这些穷苦孩子应当不受冻挨饿,应当跟人们一样欢度圣诞节,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温暖。“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但在当时的丹麦,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奢望。作者写出这一理想社会的想象,是要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24)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20)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三网融合及其物理网络的选择
创建自己的Dephi构件
DELPHI报表的动态生成
ISDN的实用经验介绍
新世纪的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
浅谈英语学习者“自尊需要”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探索网络教学在外语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像块平坦测度与系数扫描方式选择
浅析工业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高校独立二级学院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创新能力探索
ASP市场分析与展望
关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浅析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度
浅析外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及训练
远程访问服务
《要下雨了》重点问题探究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积累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二
《要下雨了》相关资料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巩固篇
《要下雨了》教学重点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
《要下雨了》教学难点
《要下雨了》写作指导
《要下雨了》整体阅读感知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阅读篇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提高篇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的意思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