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节好课,一节大家都认可的成功课。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内涵丰富、可操作性极强的语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会更强烈一些。
面对刚刚讲完的《山中访友》一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我校的教学评估一年也只有一次,我们从教的时间是何其有限,成功的体验对许多人来说是何其的珍贵。我是个很幸运的语文教师,在自己语文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在放弃生物从事语文教学的10次教学评估中,无一例外的获得的一类课,而且近三年来稳居语文组的第一名。这个成功,有幸运,但决不是偶然。下面就以《山中访友》一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
《山中访友》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出本课教材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与众不同的收获。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力求用“美”的课件感染学生:
为了让课件更“美”一些,为了让课件更好地展示出教材的优美之处,我在课件中插入了本课的flash朗读素材,集图片、文字、课文朗读、音乐于一体,让学生在听读这一环节充分感知课文;其次在其他幻灯片中,或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或用图片展示林中朋友的美丽形象,让学生的视觉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课文的教学环节的名称设计中也突现“美”,主体部分设置了“美文听读”、“美文美读”、“美文研读”等环节,对学生 “美”的感知无形中又是一种强化。
2、力求挖出主题的深度,让学生有新鲜感:
对本课主题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通过美文听读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浅层次的;通过美文美读,学生此时对主题的感知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通过美文研读中问题二的解决,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是有深度的,不在停留在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同时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爱护、关心大自然中的一切。
3、力求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课设计以读为主线,各个环节中又分别有所侧重:美文听读中有美读的示范,又是听的训练;美读的要求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把她朗读出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是读与说的双重结合;研读则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情境演读、习作美文则主要进行写作水平的训练,等等。在环环相扣的训练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
4、力求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的,除了听读这一环节,其他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四人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整个课堂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在轻松的学习交流中,他们的合作、探究中学习方法进一步完善。
5、力求课堂教学的完整与和谐:
本课的学习导入是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开始的,课堂小结以方舟的小诗结束,不仅结构完整,而且两则材料又都与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不仅增强了本课文学方面对学生的熏陶,而且它们与教材很和谐的统一到了一起,教学拓展的有了宽度。
正是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我的这节看似简单的课有了许多的亮点,学生学习的眼睛亮起来,激情高涨了起来,我的课才随之而“亮”了起来。我想,只要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多设计一些亮点并且努力实践,你的课也可以“亮”起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态赤字”与科学双刃剑
- 渔人和沙丁鱼
- 太阳帆船
- 我的快乐梦想
- 风的传奇
-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 谁不说俺家乡好
- 蜜蜂和蚂蚁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端午节的起源
-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 白杨礼赞—塞那维拉居住区环境设计
- 高档住宅区景观设计和施工探讨
- 城市规划的历史人文困境
- 冷季型草坪的养护管理
-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 健康的空间规划
- 行道绿化设计
- 观赏草坪的早春管理
- 景观水的生态处理技术
-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 南京主城近期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方法
- 滴灌系统应用八大错误概念
- 提炼四合院基本形式 京城四合院有了修缮样本
- 住宅区的水景设计
- 洁净手术部主体建筑设计前期准备工作探讨
-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
-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等你,是一种风景
-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乡下人家》整体阅读感知
- 《乡下人家》趣闻故事
- 《牧场之国》重点问题探究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