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写出了读书人的乐趣。作为教语文的“小夫子”,我认为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欣赏,一起分析书中好文章,既是教者的乐趣,又是学者的乐趣。学习语文,是实现与文本对话,感悟文本的过程。这是我教《索溪峪的“野”》一文体味到的。
为了讲《索溪峪的“野”》一课,我精心备课,制作课件,上网下载了许多有关索溪峪的图片,如百丈峡等。我想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积累些写景的好词句,体验到索溪峪的奇妙,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我在课前提问学生对“野”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阅读文本,欣赏下载来的图片,分析不懂的词语,最后问学生们索溪峪美不美,有什么感想,还留了课后作业,做索溪峪的小导游该怎样解说。一堂课下来,虽然很累,但是满怀激情的我毫无放弃微笑和甜美的语调。在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合上了课本,三三两两的走出了教室,就在这一时刻,我突然感到有一种失落,为什么没有学生和我谈谈索溪峪呢?难道学完了,就真的完了吗?我不安的思索起来。
这样美的索溪峪,我没有去过,但是在备课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那“野”的山,那“野”的水,那“野”的猴子,甚至感觉着自己就是那“野”的人群中的一个。为什么学生们课下不谈谈自己的感受呢?难道他们没有体验到──是的,就是这样,一堂课中,学生也读了,也听了,也讲了一些词、句、段,但是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所以,一堂课下来,并没有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自然那些图片、动人的词句随着下课的铃声也过去了。我自认为的一堂好课,满堂的激情,就这样的过去了。
我和朋友们谈论山水,记得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是真山水原无价,最好文章只近情。”每当这时,我都想象着那可爱的桂林山水。而读小学时,学完《桂林山水》之后,总没有今天的想象。教了这堂《索溪峪的“野”》,我才明白:十几年的生活体验,为我想象插上了翅膀。没有来自生活的体验,再美的文章,也只是一篇文字。那么,一堂好课,也应该是学生从自己的经验起步,对照着走进文本,最终才会沉浸在文本的美妙中。下课了才会恋恋不舍,回味无穷。
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质上是“逗”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风筝用线“牵”在手中,“牵”到自己的设计中。应该是学生自己走进去,和老师一同欣赏,一同谈论分析。虽然课讲得不成功,但我明白了:我遗失了学生的童心,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更重要的一点应该记住,学生没有教师那么多年的人生经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伞兵
- 搞卫生
- 甜橘子
- 捉迷(mí)藏(cáng)
- 春游
- 橘子
- 我的家乡
- 丁丁写字
- 爬山
- 种树
- 迎春花像什么
- 快乐的青蛙-续写
- 雷公公
- 洗菜
- 春雨
- 对东亚经济发展特点的几点思考
- 论广告正确植入销售终端的意义与方法
- 关于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 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浅析奖励与惩罚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
- 浅谈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理性思考
- 浅谈对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思考
-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浅论模块课程实现的若干原则性问题探讨
- 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责
- 关于《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感想
- 浅谈对中外体育电影的理性思考
-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论析
- 基于金融创新的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二
- 《四季》教学设计之五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三
- 《四季》教学设计之四
- 《爷爷和小树》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三
- 《四季》教学设计之三
- 《四季》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