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9
评《索溪峪的“野”》
听了我校王绍浩老师执教的《索溪峪的“野”》一课,感受颇深。此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张家界索溪峪的自然风光的特点──“野”。王老师上出了自己的特点,教出了自己的个性。
一开课,我就被王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一个“野”字的演变如“神来之笔”把学生带入了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境界中,使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野”所展现的不加任何雕琢、没有任何修饰的自然美,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与学的关系。老师的教完全摆脱了应试教育中按照学习目标一板一眼的教学的束缚。在给学生范读课文时,时而坐着读,时而站着读,时而走着读,兴致勃勃,以自己的不拘一格来影响学生的情绪,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课堂。
课堂上王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令听者叹服。老师在教中的行为,学生在学中都可以效仿,老师能做的任何事情学生都可以做。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可以阐述自己的任何观点,可以跟老师争论任何问题,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上体味到主人的角色。
本课教学突出了学科特点,呈现出了一种大语文观。王老师在教学本课时,没有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这篇课文肢解成“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几大块来学习,而是整观全文,一读带讲,引领学生读中生情,读中悟情,感受文章的景美,语言美。
几点商榷:
1、商榷之一,目标的达成度不是很高:
此文文质兼美,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虽然老师进行了语言渲染,但学生没有读出那种“野”味。朗读所要求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2、商榷之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课文同样如此:
只让学生从有限的文字中深切感受索溪峪的“野”是不太容易的,因此应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张家界的有关资料,课上适时展示,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索溪峪中,她的那种纯天然的、野性的美在朗读中的体现就会水到渠成。
3、商榷之三,学生学习热情没有激活:
虽然老师给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读了一节课,涉及的学生面很窄。
综上,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虽有些许不足,但它是我校语文教学步入新课标所倡导的创新课堂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感兴趣的中华文化
- 外婆家的变化
- 上坟
- 伸出我们的双手
- 小白兔菜蘑菇
- 我的学校
- 江边趣事
- 赛尔号飞船
- 我学会了种庄稼
- 笔芯和钢笔壳
- 樱桃
- 第一次独自睡觉
- 快乐的上午
- 小强的悔过
- 去年的树
- 对课件空间的反思与探索
- 浅析中英语言禁忌
-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销售渠道的重新整合/SPAN(1)
-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分类、构成方式及社会功能
- 浅谈城市营销助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
- 谈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 行为艺术的引入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
-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的项目化管理探析
- 论防范和减少合作建房合同纠纷的措施及对策(1)论文
- 司法适用过程应当具体化(1)论文
- 浅谈《三字经》——读柳城先生新作有感
- 汽车营销毕业论文
- 浅析英汉道歉语及其道歉策略的选择
- 图案造型的审美特性释解
- 《珍珠鸟》
- 《长城》教学设计之二
- 《燕子》
- 《画杨桃》
- 《我不是最弱小的》
- 《长城》教学设计之三
- 《惊弓之鸟》
- 《猫》教学设计之一
- 《猫》教学设计之四
- 《猫》教学设计之二
- 《燕子》
- 《威尼斯的小艇》
- 《猫》教学设计之三
- 《西门豹》
- 《长城》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