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集体交流学习心得,教师抓住重点,适时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虽然,我想在本节课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反复审视教学设计,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因此,心中底气很不足。
“粉墨登场”之后,我努力体现着以下理念:
一、做平等的合作者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平等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共建了一个快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场面。“老师,我想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第7、8自然段,可以吗?”在听到车美焕同学的请求的那一刹那间,我的心充盈着无比的喜悦,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让孩子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的一个漂亮的回答吗?我满心喜悦地答应了。“小车老师”流利地朗读着、从容地交流着自己的读书感悟,自信地接受着同学们的挑战,俨然一个“博学”的“小老师”。纪晓东、曲靖威等同学也不甘示弱,大胆地质疑……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40分钟转瞬即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我总觉得几天来自己一直陷入一场迷雾中。经过几位导师的讲评,我的这份感觉终于变得清晰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虽然我也知道这是本文的“命脉”,但教学时,因忙于应顺学生的自主,我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当全文都学习后,我忽略了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回归整体,只是草草收尾。
听着教研员夏老师的点评:“每教一篇课文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线索,找准思路,选好切入点。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学习课文,教师心里始终都要有一条主线。”字字句句中肯,字字句句击中要害,是的,不可否认,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仿走他人路”的倾向。在精心钻研教材方面还有待深入,如:在学生汇报交流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后,我没有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引导学生及时小结,因而大部分学生获得的还只是零散的知识。教学的思路还有待明晰,如:当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时,教师被学生生发出的一些小问题牵走了,一致“大框架”显得不够清楚。
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只是点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用心聆听着导师们的点评,一直困扰在我心间的迷雾慢慢消散。我深知前进的路上还会有困惑,但我愿与新理念一起成长,在摸爬滚打中锻炼自己,自信地走向明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蜜蜂与蝴蝶
- 我有一个好伙伴
- 有趣的游戏
- 地上的小蚂蚁
- 观看打乒乓球
- 懂事的好孩子
- 小花兰兰和小草绿绿
- 我的妈妈
- 快乐的夏天
- 辣椒
- 可爱的小鸡
- 做果汁
- 小猫可可失踪记
- 美丽的太行山
- 我心中的好老师
-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1)论文
- 客观真实原则之再认识(1)论文
-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 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1)论文
- 弘扬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析(1)论文
-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 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
- 关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
-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
- “知识创作物未保护领域”之思维模式的陷阱(1)论文
- 在两种宪政设计之间——自由主义与中国宪政改革
- 浅论我国民法典编纂体例(1)论文
- 《阳光》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看电视》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