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听《大瀑布的葬礼》有感
这学期我班承担了一节对外观摩课──安吉外国语实验小学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大瀑布的葬礼》,让我感受到王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舞台,是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注重感悟,平等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分享智慧的过程,而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进行多次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从而在心中渐渐产生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最终读出大瀑布曾经的雄伟和现在的枯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而对大瀑布的即将消亡从内心升腾起一种痛惜之情。
由于学生知识、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感悟,尊重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
二、紧扣“昔今”,情知互促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看课件,演示大瀑布的对比图,形象直观,同时配以适当的音乐,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的“自残”。带着这份感悟,教师让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升华了情感。
当学生的思绪还沉浸在对大瀑布的无限向往中时,老师话语一转“时间匆匆,几年后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抓住“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无奈地低下头”等词句,想象现在瀑布的样子,学生的情感变化达到高潮,对文本的理解也比较到位。
三、动态生成,丰富课堂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他深厚的语文功底以及敏锐的思维,他是充满教育机智的,能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长处和语病,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他是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掌控制课堂教学,使教学的过程在动态中生成,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
总之,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体现,这就是我听课后最大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令我愤怒的一件事
- 深刻的教训
- 吹鸡毛比赛
- 1+1=?
- 秋游
- 第一次走夜路
- 我和我的对手
- 愉快的一天
- 难忘的贵门之行
- 那一次我成了渔夫
- 暑假中的一件事
- 钱比命还重要吗?
- 捉猫
- 烧饭
- 洗衣服
- 位置·策略·前景--对中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的一点感想(1)
- 日本漫画对香港漫画界及流行文化的影响(1)
- 试论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 浅论新时期初中学生基本道德品质培养策略
- 中国数码影视的现状及发展机遇(1)
- 视觉的飨宴--试论色彩在电影作品中的审美价值(1)
- 浅谈细节入手因地制宜-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 论借用音乐提高武术套路教学质量的理论研究
- 电影和电视的融合(1)
- 中国电视媒体的公关(1)
- 浅谈对高等教育学理论建设的一些思考
-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
-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1)
- 国产电视剧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
- 《流星花园》:现代灰姑娘与乌托邦(1)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我也要做雨点儿──《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
- 《雨点儿》教学片断与反思
- 读中体验 读中感悟 读中创新──《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阅读如此快乐──《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巧抓机遇,营造生活化课堂──《雨点儿》教学片断赏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与点评
-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反思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请你的学生先说
- 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识字教学灵活多样──《雨点儿》教学片断赏析
-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雨点儿》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