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1
教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少年闰土》教学谈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作文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很注意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下面就结合我在教学《少年闰土》这课时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一些做法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朗读训练要把握好朗读的形式
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课文的内容至关重要。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课时,我根据这篇课文前后的不同内容采用了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这两种形式,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文开头写少年闰土月下看刺猹,景色写得较美,表现了少年闰土的机敏和勇敢,在指导学生读这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让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这段中的重点词去朗读,并给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结果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闰土的机敏和勇敢,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指导学生读“闰土讲月下看瓜”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由这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不管采取哪一种朗读形式,都应符合课文的内容特点,都应力求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提高理解和朗读的能力,这才是最主要的。
二、朗读训练要把握好读的分寸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把握读的分寸,通过这课的教学我深有体会。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指导学生朗读时如果平均用力,学生学完肯定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安排朗读时,应在课文的精彩处让学生大力朗读,这样学生学完,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篇课文教学时,我抓住学生感受非常深刻的地方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学完,也对课文描写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不难看出,一篇课文安排朗读的时间和数量应视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而定,不能平均用力,既不能读得太多,也不能读得太少,应在文章的精彩之处,让学生多读,这样,学生学完一篇课文,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在教学《少年闰土》这课指导学生读书的一些体会,当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个小村庄的故事
- 保护环境征文
- 养金鱼的科学
- 20年后的学校
- 妈妈的双手
- 奇怪的短信
- 我的小衣柜
- 花生的自述
- 小学生早恋问题
- 人,狗,哇哈哈
- 负责
- 家乡的茶叶
- 中国加油!
- 电脑的自述
- 妈妈的双手
- 学生社团辩论邀请赛活动总结
- 毛笔字特色班工作总结
- 学校社团学期工作总结
- 2010—2011教研组长工作总结范文
- 2010-2011第二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 开放活动日家长听课活动总结范文
- 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6月份工作总结
- 2012年少先队学期工作总结范文
- 幼儿园教师小结
- 学校开展“绿色上网”活动总结
- 主题研修活动个人总结范文
- 话剧社公演工作总结范文
- 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半学期工作总结
- 素质拓展中心学期工作总结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 何为儒家之道(一)
- 社祀与殷周地缘政治
-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生生之境 ————《周易》“变”“通”观念的生态关怀
-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严格规则主义及其对中国宪政之影响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 文化本体与文化形态
- 易图的逻辑划分与问题
- 《一面》教学设计1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B案
- 《一面》教学设计2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A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2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B案
- 《有的人》教学设计3
- 《有的人》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