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细微处去探究平凡中见感动──《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教学《少年闰土》课尾时,我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有个文静的学生举起了手。她指着一段话,“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然后轻声地说:“老师,我觉得‘獾猪,刺猬,猹’之间的标点应用顿号,而这里却用了逗号,这是为什么呀?”其他学生也纷纷附和:“是呀,这里写了闰土要管的三种动物,属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应该用顿号。”首先我肯定了这个一向文静的学生敢于向鲁迅作品挑战的一种积极心态。我因势力导问学生:“那么这里三种并列动物间的停顿为什么用了逗号呢?”有学生猜测说:“鲁迅写《故乡》这部小说时年代还早,可能当时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可以用逗号。”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当时对于并列词语间停顿的规定没有现在这么严密,可以用逗号,但我们现在习作时标点运用应规范用顿号。
从以上案例看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文字的分辨能力是相当强的,作为教师应积极肯定他们认真探究的积极心态,赞赏他们崇尚真知,敢于向文学家说“不”的态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虽然课堂中学生提及的是一个细微的问题,即并列关系的三种动物间的停顿为何用了逗号?这个问题却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学习语文的敏锐性,敢于向一代文学巨匠的作品进行挑战,敢向他们的作品说“不”,这就是一种勇气,是在长期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并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虽然平凡,却也让我感动。我为有如此好学,有着严谨科学态度的学生而深深地被震撼。
当前,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中对于文本中的细节没有钻深钻透,特别是一些品词的细节教学,标点的用法等等,没有深入挖掘或处理不妥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要求他们不能忽略细微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只要是对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有帮助的训练点,我们教师首先应细细钻研,供学生深入探讨。我相信,经过长期的探究训练,学生能从句子、标点的应用中穿透作者的心扉,形成一种正确审视文学作品的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珍惜资源 造福子孙
- 小木船(2)
- 建议书——珍惜水资源
- 我和陈明续写
-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 小木船
- 续写《少年闰土》
- 仿写《少年闰土》
- 保护环保建议书
- 读《少年闰土》有感
- 小木船
- 续写《少年闰土》
- 友谊的见证
-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 文献资源数字化与数字化资源开发
- 试论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 浅议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
- 对县级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讨论
- 浅谈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探析
- 浅议如何使数控仿真软件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
-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 试论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 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 试论远程教育中网上学习的局限及对策浅议
- 浅谈城市规划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 东北地方古文献的跨国牲问题
- 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为赤峰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 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 《日月潭》 趣闻故事
-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 《日月潭》 范文习作
- 《日月潭》 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