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合作学习”的尝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谈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采取反馈互动的备课思路,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的密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合作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课时:
介绍鲁迅的生平。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语文的一、二段,感受人民对鲁迅的爱戴和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本课教学以第二课时为主,内容是学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个故事,总结全文,概括中心。在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创造一个互动反馈的交流环境,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1、组内成员的互相合作:
为了避免合作学习中的杂乱无序,课前,我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配备小组长,组织协调讨论,使说的有次序,说的内容有小结,集体反馈、交流时,有代表承担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由复习旧知引出全文总领句:“为什么伯父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并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作为本课教学的主线。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谈碰壁”的故事,找出疑难,做出标记。再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经小组讨论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最后,小组内合作解疑,各抒已见,有否定,有补充,最终达到共识。
2、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助。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扩大了信息量,拓展了合作的内涵。
在学习第三个故事“救助车夫”时,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的同学都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不明白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难点之一。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鼓励学生以竞争的方式展开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使后进生也有机会参与,得到收获。通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甲(第一组):在当时的社会中,有钱人看不起拉车的人,把他们当牛当马,鲁迅先生对此非常愤慨。
生乙(第四组):鲁迅先生从这个车夫的遭遇,似乎看到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人,他救得了一人,救不了全中国受压迫的劳苦大众。
……
多么深刻的感悟啊!正是由于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是由于合作挖掘了学生中蕴藏的巨大潜力。
3、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在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学习的一员,深入各组,了解学情、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参谋和指导者,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探索,自主发展。
在学习“谈碰壁”的故事时,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距很远,学生难以理解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老师讲解会是“一言堂”,继续讨论也只是“费时低效”。于是我先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然后发给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小资料,了解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之后,“再读──再思──再议”,深刻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在不着痕迹地落实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重要内容──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在孩子们心目中树立起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形象。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尝试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下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后,重温比语,个中滋味,更觉绵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养蚕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再逢中秋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颐和园导游词
- 胜似亲人
- 时间都去哪了
- 观察豆子
- 可爱的小猫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因为选择不同
- 我的蝈蝈将军
- 观察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黄山导游词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