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再听《老人与海鸥》
一直很忙,这个星期终于空下来了。突然想起上周在听课本上记下的一个提纲,便想利用这节空课整理成文。
曾被《老人与海鸥》一文深深感动,是那位超然的老人,是那群极富灵性的海鸥,更是那份如亲情般的人与动物的和谐与爱。但没想到,我会连续六次听这堂课,连续六次听刘颖老师上这堂课。于是课中感觉刘老师幽幽的语调不再如一开始般动听,那空灵的配乐也不再如以前那样极具吸引力,对于下一教学环节也不再如前般充满期待。但是,这一次,我再一次被刘老师的课深深地感动了。
细细思索,这种感动源自于整堂课的四个出色的地方。
一、用心读,读出和谐之感
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读来让人深深感动。那是一种人与鸟之间的和谐,那是一种人与鸟之间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通过理性分析来理解这种和谐。显然,读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而刘老师正是成功地运用读的方法,让学生用心地读,让学生用情去读,在读的表达与交流中引导,从而让学生为这种人与鸟间的和谐而感动,也让我在学生真诚、稚嫩的朗读声中深深感动。
二、用心听,听出震撼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流淌着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情感。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还是很陌生的;从语文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不适宜传达,而在于语言文字中感悟。课中,刘老师安排了两个环节的听:
1、在品读“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及“……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怩地说着话。”时让学生静心地听,听老人在说些什么。这种基于入情入境地想像的听后的表达中,学生在倾诉老人对海鸥的关爱,倾诉着海鸥对老人的依赖。
2、在借助“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的转折后,刘老师在音乐声中范读“海鸥送别老人”。听着那动人心弦的交响乐和刘老师动情地朗读,我想谁都会被海鸥的举动所震撼。
三、用心品,品出亲情
在这堂课中,刘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只抓住了“老人喂海鸥”的情景去教学,在让学生对老人喂海鸥与别人不同之处的品读中,去感悟人与鸟之间的那份亲情。这种简洁的处理方式也使得这一环节主题更为突出。
四、用心悟,悟到人与动物的和谐
在整堂课中最为感人的莫过于学生以白色旋涡中的一只海鸥来倾诉自己对老人的哀思,学生动情地朗读着自己写下的片断。这一切都是学生用心品悟到的感受,品悟到了人与动物的情感,品悟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英语日记范文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lucky day
- The stars
- 冬天
- my best friend
- 我的老师(My Teacher)
- 的圣诞节My Christmas Day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Today
- My sky
- My Mother
- 诞礼物(Christmas gifts)
- 一次过圣诞节
- summer vacation
- 假英语日记范文-January 29 2010
- 我的元旦(My New Year's Day)
- 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
-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站内脱轨原因及启示
- 由互利性规则到政府的出现
- 面向agent技术在城轨交通自动监控数字仿真中的应用
- 加强线网规划 突出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骨干地位
- 霸权·秩序·规则
- 直线电机系统线路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分析
- 浅析轨道交通地下站的中庭建筑设计
- 新制度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复归或更新?
- 从人身依附到个体理性的成熟——“农民中国”及其解体
-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规划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咨询过程投资控制探讨
- 中国城市地铁规划论及科学价值决策原则
- 上海轨道交通M8线ⅠC标施工技术
- 市场、国家与社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限度
- 《桥》重点问题探究
-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 《桥》重难点分析
- 《桥》考点练兵(二)
- 《桥》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桥》重点字词的意思
- 《桥》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桥》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金色的鱼钩》写作指导
- 《桥》整体阅读感知
-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 《桥》考点练兵(一)
- 《桥》重点字词梳理
- 《桥》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