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随笔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发人深省,动物都能有此高尚的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这篇文章比较长,对于我们班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再找突破口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这几个语句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和忠诚。例如:“……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的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很自然的感悟到了嘎羧不仅是一头怀旧的大象,而且还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然后,我又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出示有关战象的资料,使学生深深的感受到了课文的悲壮与感人。整堂课下来,学生积极参与,充满激情,一点也不显沉闷。
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虽然有点单调:抓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资料展示、感情升华。但我觉得,像这样比较长的文章,如何抓“突破口”来进行长文短教是我们高年级语文老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点抓住一处,继而辐射全文,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又能使学生的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的颜色
- 精彩的吹气球比赛
- 谁和谁好
- 我的妈妈
- 小兔种萝卜
- 我从中得到了启发
- 不结桃子的桃树
- 寻找春天的脚步
- 袋鼠相扑
- 爬山
- 美丽的公鸡
- 蘑菇该奖给谁
-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 希望的田野
- 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 益陶平瓦施工方案
- 房屋工程后浇带与施工缝部位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加强对施工现场签证单管理和监督
- 西校区北教楼地下室
- 建筑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 轻型真空井点降水法
-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试论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的控制方法
-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 混凝土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 预算编制中经常出现的图纸问题
- 家居设计步骤全面解析
- 空间划分基本概念
- 强夯技术的特点
- 《燕子》教案4
- 《燕子》文章结构分析
- 《猫》阅读欣赏
- 《燕子》同步练习
- 《燕子》解析与测评
- 《燕子》教材说明
- 《燕子》词义辨析
- 《燕子》教案2
- 《燕子》课后练习:语言准确性的训练
- 《燕子》片段赏析:生动的五线谱
- 《燕子》写作特点
- 《燕子》教案3
- 《燕子》说课稿2
- 《燕子》说课稿1
- 《燕子》作者郑振铎 生平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