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月光曲》教学随笔
教学《月光曲》,我采用了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以下是我教学本文的感受:
一、抓住两条主线,理清文章脉络
《月光曲》一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小路上散步→走近茅屋→走进茅屋→弹奏一曲→又弹一曲(《月光曲》)→记录曲谱;暗线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听到钢琴声(好奇),走近茅屋听到对话(同情),遇到知音(激动),看到月光(激情)。这种感情的发展与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的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学时,我抓住明暗两条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采用示范学习第一层,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后交流学习的情况。我要求学生从明线入手,课文是怎样写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读、思、谈、评、练等几个环节,实践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以及在创作进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二、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本课课文景美情深,整篇课文朗读应是徐缓、抒情。个别地方,我通过指导朗读,把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准确地读出来。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贝多芬弹琴的诚恳、热情;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如盲姑娘听完曲子后的赞美、惊喜。学生都给读得恰如其分,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体会出贝多芬一系列的感情变化。
三、欣赏画面,整体感知
让学生欣赏图画,思考:什么变化使皮鞋匠联想起三幅不同的画面?从而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小结: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间音乐一定是舒缓的,表现了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一会儿,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音乐一定逐渐增强,有了曲折,表现微云开始破坏幽静。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表现整个世界充满了风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欢乐谷一日游
- 未来的母校
- 充满欢乐的操场
- 放烟花
- 交思想健康、道德高尚的好朋友--观《少年犯的自白》有感
- 照相
- 一个小姑娘的奇遇
- 赞我神州爱我中华
- 爱我铁中
- 盛夏
- 校园的冬天
- 100年后的母校
- 难忘的照片
- 校园的秋天
- 雨悄悄的来了
- 辽宁省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论文
- 宣大高速公路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1)论文
- 论哈尔滨市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初步设想(1)论文
- 有关道路运输车辆强制维护制度的讨论(1)论文
- 谈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1)论文
- 探析道路与桥梁的超限运输(1)论文
- 谈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现状(1)论文
- 探析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1)论文
- 探析公路班车客运安全的现状及管理(1)论文
- 对长三角道路运输稽查一体化分析(1)论文
- 谈城市轨道交通(1)论文
- 探析我国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构性质定位(1)论文
- 关于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理论的几点探究(1)论文
- 关于高速公路养护的一点体会(1)论文
- 探析高速公路高路堤边坡加固治理措施(1)论文
- 《藤野先生》习题创新设计
- 坚守清唱,让语言回归──执教《藤野先生》有感
-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 我教《藤野先生》
- 让学生“活”起来──《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 《藤野先生》导入语设计
- 我教《藤野先生》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 《藤野先生》课堂记录──兼谈《藤野先生》的主问题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 《藤野先生》教学杂谈
- 帮助学生“领悟”“应当怎样写”──教《藤野先生》的几点体会
- 珍视个性体验 实现教学相长──《藤野先生》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