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月光曲》教学随笔
教学《月光曲》,我采用了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以下是我教学本文的感受:
一、抓住两条主线,理清文章脉络
《月光曲》一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小路上散步→走近茅屋→走进茅屋→弹奏一曲→又弹一曲(《月光曲》)→记录曲谱;暗线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听到钢琴声(好奇),走近茅屋听到对话(同情),遇到知音(激动),看到月光(激情)。这种感情的发展与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的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学时,我抓住明暗两条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采用示范学习第一层,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后交流学习的情况。我要求学生从明线入手,课文是怎样写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读、思、谈、评、练等几个环节,实践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以及在创作进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二、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本课课文景美情深,整篇课文朗读应是徐缓、抒情。个别地方,我通过指导朗读,把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准确地读出来。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贝多芬弹琴的诚恳、热情;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如盲姑娘听完曲子后的赞美、惊喜。学生都给读得恰如其分,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体会出贝多芬一系列的感情变化。
三、欣赏画面,整体感知
让学生欣赏图画,思考:什么变化使皮鞋匠联想起三幅不同的画面?从而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小结: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间音乐一定是舒缓的,表现了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一会儿,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音乐一定逐渐增强,有了曲折,表现微云开始破坏幽静。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表现整个世界充满了风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滑旱冰
- 企鹅
- 送给幼儿园老师的诗
- 划船
- 猫咪
- 我的奶奶
- 明媚的春光
- 包饺子
- 节约用水
- 玫瑰蝴蝶
- 值日
- 植树
- 我
- 我写的诗《甲秀楼》
- 小兔子
- 简析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中国民主模式
- 中国决策制定过程的三层分析
-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 信访制度及信访实践再思考
-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中国元素
- 浅谈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 该生效离婚调解协议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及于子女(1)论文
-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 PWFE国际跨界影视娱乐战略 打造《梦幻诛仙2》
- 浅析微电影的规制和引导
- 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
- 影视广告与视频广告对比研究
- 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思考
-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1)论文
- 高科技发展与专利保护的创新(1)论文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三
- 《静夜思》教学设计五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二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一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一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六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四
- 《静夜思》教学设计四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四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一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五
- 《静夜思》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