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6
《学弈》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听好了!请大家快速阅览老师发给大家的小故事材料,并熟记心中,2分钟后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好,开始!
师:看完了吗?记得着了么?好的,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1: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师:敢说就是好!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把故事记得着了,还说得很流畅。谁愿意再来?
生2: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弈秋的人,他最善于下棋……
师:你把故事讲得更动情了。
师:同学们,这个小故事有110多个字,其实它是一篇古文的翻译。古人写文章是用文言文,那么用文言文记叙这个故事用多少个字呢?只用70个字。来,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文言文来记叙这个故事的。
点评:教师通过给学生看译文故事——熟记——讲故事,这样的教学导入,是独显匠心的。先出示现代文,再学文言文,既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为下一步感悟文言文进行铺垫。
二、初读感知,读通读顺
师:请你自学5分钟,反复把这篇文言文读通,然后对照课后的注释和刚才发的译文,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板书课题,巡视指导读书。)
师:把课文读过三遍的举手,看来大家都反复读了课文。平时班里谁书读得较好,请你来推荐一位同学,好吗?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推荐。)
师:谢谢你,你推荐他人读书有功,老师奖赏你一次读书的机会,你就来读读课题吧!
生: 学弈。(读课题)
(全体齐读。)
师:弈是什么意思?弈字的第四笔是?请在桌面上书空一次。(学生书空)
师:你很荣幸,能够第一个读书,请把课文读一遍。听读是一种学习,请大家用心听读。
(一位被推荐的男同学站起来读全文。)
师:同学们读古文有读古文的语气,我们这样读,只是在念字,这还不够,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读。老师想先来试一试,好吗?给点掌声!谢谢。
师:请你们认真听,看我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停顿的地方可以用笔画一下斜线。
点评:新课标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文言文同古诗文有相近之处,教学时教师的范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较好的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
师:好,学着老师的办法,再练习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并放手让他们结合注释和译文来感悟文言文大意,大大降低了学生初次学文言文的难度,也体现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师:来,一起读一下第一句。(学生齐读)
师:老师想问一些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
生:弈秋是人名,他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下边的注释中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学习,学古文就应该会对照注释来理解。
师:通国呢?之?善?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师:意思弄懂了,读起来就有底气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全体齐读)
师:好,懂了意思再读就不一样了。谁愿意自己读?
(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读第一句。)
师:读得真好。就这样读,大家再来。
师:不看书,把它背下来,齐。
师:就是这样读书,潜心会文本。(放幻灯)把意思、语气结合起来,把自悟、自得结合起来,熟读成诵──就这样读古文。知道了吗?
师:我们继续来研读后面四句话,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桌读,要读好、读懂,不懂的你地方可以问老师、同学、看注释,开始研究吧。
(学生有的自己读,有的同桌合作研读。)
师:谁愿意读第二句?
(一位女同学读了第二句,但读得不是很好。)
师:你觉自己读得怎样?
生:(低着头)我读得不好。
师:哪读得不好?
生:没停顿好。
师:老师建议你再读慢一些,有信心读得更好吗?再来,给她掌声。
(这位女同学再一次读第二句文言文,这会读得有进步了。)
师:读的更好了,会读了还不行,还要读懂。老师想看看你读懂了哪些,你们可以就这句话问她一些问题,就像答辩一样,一问一答。
生1:我想问你,“诲”是什么意思?
生2:我想问你,你是怎么理解“思援弓缴而射之”的。
师:这一句还有哪不明白的吗?
生:(齐)没有了。
点评:教师巧设“答辩”情境,鼓励学生互动学习。在互动中,教师顺学而导,不留痕迹的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学会研究,学会提问,学会合作互助、取长补短。
师:好的,我们来把它读好了
(学生齐读。)
师:语速再慢一些,再来!
师:站起来,背一背。(学生试背诵)
师:我们来看插图:左边那个人在下棋时是怎样表现的?
生:左边那个人他专心致志地下棋。
师:你有过专心致志的经历吗?当什么的时候,你是专心致志的。
生1:当我看书的时候,我是专心致志的。
生2:当我听课的时候,我是专心致志的。
师:你们还能用那些词语来形容这个专心致志的人。
生1:聚精会神。
生2:一心一意。
生3:全神贯注。
生4:一丝不苟。
师:大家积累的词语真多!
师:课文还有三句话,你读懂了那一句?
生:我读懂了“为是其智弗若与?”这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师:你读懂了,能读好吗?来,试一试。(生读)
师: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句,这一句后面有个什么符号,这是什么句?
生:问号,这是反问句。
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反问的语气。
师:一起读出反问的语气。(齐读)
师:再问的强烈些!(生再读)
师:问得更强烈些!(生再读)
师:作者是怎样回答的?
生:曰:非然也。(个别读)
师:读得肯定些!(再读)
师:一起肯定地回答!(学生齐读)
点评:教师的教读是建立在学生自读了基础上,重视教在难读处,教在学生朗读不到位之处。
师:读到这里,你还有读不懂得地方吗?
生:没有了。
师:课文基本读懂了,老师想看看你们读好了没有,注意语速放慢些。
(学生齐读全文。)
师:效果好多了,还不行。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
(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生笑。)
师:你们别笑,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师:来,配上动作,读出韵味来。
(学生配动作朗读。)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对读,老师读一句白话文(也就是一句翻译),你们就读一句文言文,能背的更好。
(师生对读)
点评:纵观上面的教学片断可以看到,学生的多读、品读、熟读代替了以往教师法所多余的串讲和串问,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四、交流感受
师:你刚才在读文言文时感觉和白话文(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文言文比现在的白话文字数少,表达比较简洁。
生2:朗读时感觉韵味不一样。
师:对,读古文时停顿比较多,语速要慢些。
生3:文言文中的用“之”“也”比较多。
师:你很细心,之乎者也较多,这可是文言文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师:我们通过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对读初步感受了文言文的一些特点,下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把这篇文言文读好背好,并交流感悟文中的道理。
(下课)
点评:通过对比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一些特点。
【总评】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学弈》这节课整个教学中遵循了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重视培养了学生体验探究的能力。
1、体现以读为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下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教师能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多形式、多种角度地朗读,如自由读、对比读、配动作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读得有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2、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面对文本,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本课通过讲译文故事导入,让学生产生了较强烈的“阅读期待”,他们急于去领略文言文的风采,急于去感受文言文的韵味。这种期待过程,外在的表现是阅读的兴趣、欲望,内在的表现是已对学生引发了对文言文的感悟。
3、文白对读,降低难度:
教师引导学生先读白话文,再读文言文,最后文白对读。这样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强化对比,便于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过程变成接触、感受、发现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层面,也为学生今后文言文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阳和月亮
- 牵牛花
- 龙眼
- 未来的桥
- 枇杷树
- 我的同学
- 告诉我走路的人
- 雨
- 假如我会克隆
- 采风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读《列宁小时侯的故事》有感
- qq问问
- 数学测验
- 小猪笨笨
- 寻人启事范文评析
- 招生启事的适用范围
- 范文:诚聘技术人才启事
- 招聘启事中“专科以上学历”的背后
- 寻物启事范文
- 笑话:寻物启事
- 招生启事的定义和特性
- 范文评析:寻公文包启事
- 范文:创中国名校招优秀教师
- 应聘者:善从招聘启事里找工作
- 范文:服饰形象店开业启事
- 招生启事的写作格式和内容
- 寻物启事的具体写法格式
- 广告写作的特性
- 寻人启事写作的注意事项
-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1)
- 中国高铁的自给自足之路
- 回应中国高铁建设八大质疑
- 舞蹈因科技更富有魅力---数字舞蹈初探详细内容(1)
- 什么是舞蹈详细内容(1)
- 中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领跑世界
- 中国高铁发展滞后而非超前
- 关于歌唱语言发声技术应用于高等师范教学的构想(1)
- 舞蹈编导法则在群众艺术中详细内容(1)
- 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详细内容(1)
- 现代高速路不“高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关于手风琴普及教育框架之构思(1)
- 浅析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 论中国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详细内容(1)
- 高师声乐课多样化教学刍议(1)
- 《坐井观天》教案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葡萄沟》教案
- 《蜜蜂引路》教案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 《我选我》教学设计2
- 《夏夜多美》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 《一分钟》教学设计1
- 《静夜思》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司马光》教案
- 《称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