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我教《桃花心木》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我带领学生朗读了这句话以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议论: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第一题学生能通过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第二题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最后归纳到第三题的问题上“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生通过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学生在理解了这句话后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会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生存与发展。反之,长期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依赖性强,生存能力差,甚至会成为废物,被社会淘汰。
教者所费时间不多,却使学生从文和道两方面受到启迪,既学习了语言,又受了教育,所以联系现实生活来学习语文课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为中华喝彩
- 老柳树
- 母爱
- 一张贺卡
- 数字游戏得到的启示
- 小草的哭诉
- "六一节"的思念
- “我来过,我很乖”
- 母爱至深
- 一位老人
- 一只小鸟
- 我的弟弟
- 奶奶的手
- 两位阿婆
- 我得救了
- 邮政展会活动方案
- 家具批发市场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 庆祝圣诞节,元旦,新年促销方案
- 超市夏季促销策划方案
- 家电商场国庆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五一黄金周促销方案
- 元旦汽车宣传促销活动方案
- 2011年五一劳动节促销方案
- 珠宝店五一营销促销活动预案
- 动漫欢乐城影像馆宣传活动方案
- 2011年六一儿童节餐饮营销方案
- 2011年五一节主题促销方案
- 2011年中秋活动策划方案
- 狂欢圣诞节活动促销方案
- “庆中秋迎国庆”促销活动
- 德国竞争法中的卡特尔制度民法论文(1)
- 浅议占有改定的善意取得制度适用民法论文(1)
- 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
- 论代位权诉讼民法论文(1)
- 从合同债的义务群看缔约过失责任的若干问题民法论文(1)
- 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民法论文(1)
- 论学位诉讼的性质
-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当事人行为解读
-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民法论文(1)
- 韩国民法典修定之比较研究民法论文(1)
- 环境法的污染者负担原则研究民法论文(1)
- 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民法论文(1)
- 一物一权原则质疑
-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
- 《草原》教学设计八
- 《草原》一文“矛盾”释疑
- 《白杨》预习解析
- 《白杨》教学指要
- 《草原》教学设计五
- 《草原》教学设计六
- 《草原》说课设计二
- 《草原》教学设计九
- 《草原》教学理解
- 《草原》教学设计四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白杨》:借物喻人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白杨》片断赏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