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文走向生活──《桃花心木》教后记
翻新时间:2023-07-29
让课文走向生活──《桃花心木》教后记
语文的外延应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文《桃花心木》这一课就是巧妙地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让学生带着教材中的疑问: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想继续生存必须怎么办?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充分地体验、感受,然后再进行交流。
杨一帆说:“我是独生子,一家人把我当宝贝,什么事都不让我干,我就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平时依赖性强,每天收拾书包、盛饭都由奶奶、妈妈来帮忙。”
张娅说:“我也是独生女,生活无忧无虑,自主性不强,每天要换的衣服都是妈妈隔夜放在床头的,这几天,奶奶住院,妈妈服侍,我不知道穿哪一件好。这都是平时生活中没有得到锻炼的结果。”
莫平清说:“我是独生子,我不像你们饭来站法张口,衣来伸手,我爸爸长期在外做工,妈妈经常上夜班,每天回家我总是自己烧饭、烧菜。”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是啊,树木在不确定中为了生存,会拼命扎根找水源,人同树木一样,如果在不确定因素面前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去生存,也正像俗话所说环境锻炼人,环境造就人。”班级的小才女刘钦婷一语双关地说道。使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学生从课文走向生活,指导生活中的行为,切实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链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流行音乐之我见
- 我喜欢音乐
- 社区变了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小镇的成长
- 咱说小康
-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 社区植树
- 流浪的二胡
- 走过三米
- 第一次爱音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音乐的魅力
- 伴着音乐一起飞翔
- 关于植物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1)论文
- 试论黑龙江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 浅论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组建萍乡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 关于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 论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1)论文
- 国际法视角下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问题(1)论文
- 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地位探析(1)论文
- 关于制药设备课程教改的思考与探索
- 国际投资条约自由化背景下防御性条款的设置(1)论文
- 地方文献古籍书目数据库之建设
- 浅谈国际私法领域的法律规避问题(1)论文
-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研究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训练素材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 《夜莺的歌声》范文习作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整体阅读感知
- 《小英雄雨来》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