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感悟 体会──《一夜的工作》教学案例及评析
师: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课文主要写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
生2:我读懂了本文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总理生活简朴;第二方面是总理工作劳苦。
(评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问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师:哪些句子反映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请自读课文,找出来并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生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厚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读了这句话觉得总理太辛苦了,这么厚的一叠文件要在一个晚上批好,那不是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吗?我平时做作业到八、九点钟就累得想睡觉了,总理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请你带着你的感受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从这句话中我明白了:周总理批阅文件很认真,这么认真地批阅这么多的文件,而且是在一个夜晚,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我真的很佩服周总理。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生3:“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这句话中的“相当长”这个词足以说明总理工作的辛劳。
师:读出你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划出来的句子。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既是语言实践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心理活动,需要学生用心去感悟,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揣摩,才能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一设计,通过学生的自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到了总理工作的辛劳,
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师:刚才我们采用“一读,读句子;二谈,谈感受;三读,读出感情。”的方法,学了描写周总理工作劳苦这部分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也用这个方法自学描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内容,可以小组讨论、交流。
(评析:学习课文的目的不仅是理解课文内容,而是凭借课文描写的情境学习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对“工作劳苦”这一内容的学习过后得出的这一阅读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生活简朴”这一内容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师:作者为有幸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而激动不已,那么,其它日子周总理是怎样工作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的1967年春天的广交会上,红卫兵要砸烂广交会,总理轮流找各派红卫兵谈话,做他们的工作,30小时没离开现场,没停止谈话。劝说红卫兵,接着又连续工作70多小时,前后达100多小时,没睡一次觉,没休息一刻。
生2:就在总理身患癌症后,有次总理又是工作30多小时没休息,警卫员急得没办法,只好想出各种点子让总理休息。
师:同学们讲的很感人。再请大家看看1974年3月27日周总理身患重病时他的工作安排:
下午三时 起床
下午四时 与尼雷尔会谈
晚七时 陪餐
晚十时 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 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 办公
中午十二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两时 休息
师:从刚才的故事和这张表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生1:我感觉到总理不是一个夜晚这样工作的,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生2:我明白了总理身患重病时工作日程还排得这样满,平时就更不用说了。
生3: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看啊,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你们有这样的总理吗?”
(评析:运用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感悟,从而产生真情,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语出学生之口,情发学生之心,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爱哭的我
- 发现宽容学会宽容
- 20年之后的我
- 我和妈妈比童年
- 吃粽子
- 做事拖拉的我
- 中国最大的红子岛
- 我的生日
- 动物买电扇
- 桂花
- 端午节
- 猫捉老鼠
- 端午品粽子
- 我想要的机器人
- 投标函
- 派遣函
- 告知函范文
- 求职函的格式及范文
- 征求意见函的复函
- 征求意见函
- 工作检查书
- 感谢函
- 考试作弊检查书
- 询证函
- 学生打架检查书
- 提档函
- 推荐函格式
- 告知函的格式及写法
- 解约函格式范文
- 试论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思考
- 浅论改革的动力
-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书籍装帧设计中传统艺术的运用
- 《汉语大词典》义项漏收\书证缺失试补研究
- 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1)论文
-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研究
- 动画艺术在美术中的适用性
- 试看中国汽车营销的新策略
-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治理模式
- 论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1)论文
- 有关情感与声乐演唱的心理探讨
- 《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的比较研究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一)(1)论文
- 分析汽车营销的渠道权力结构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