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卖火柴的小女孩》如何备“问题设计”
实施单元教学过关,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备好课,就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课的“问题”。现就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问题”设计,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认识。
一、揭示悲惨的生活
在备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了“小女孩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这一大问题,然后又根据这一问题设计了侧重揭示小女孩悲惨生活的三个小问题:
1、小女孩为什么保不住那双大拖鞋?“一向”是什么意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课文还有哪些词、句说明天气寒冷?
2、小女孩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头发?为什么忘不了“这是大年夜”?
3、“她爸爸一定会打她的。”难道爸爸不疼她吗?为什么?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为什么要用一个“最”字。上述三个问题分别说明小女孩处于“受冻,又受欺负”,“挨饿,又失去欢乐”,“家境极其贫困,又得不到爱抚”的境地。
二、揭示美妙的幻想及破灭结果
备课时我设计了“小女孩的美妙幻觉是怎样一个个破灭的”这一问题,进而设计了以侧重揭示美妙的幻想及破灭的结果为主线的五个小问题:
1、“终于”一词说明什么?为什么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2、小女孩在幻觉中看到的烤鹅为什么“背上插着刀和叉”,而且一直向她走来?
3、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她想得到什么?“闪烁的星星”远在天边,意味着什么?
4、小女孩为什么在这一次的幻觉中会出现温和、慈爱的奶奶?
5、“她赶紧擦了一整把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为什么从第一次的迟疑到这一次的“赶紧”,从“一根”到“一整把”,奶奶果真把她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吗?小女孩为什么这样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上述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体会小女孩这样的内心世界:①
迟疑不决,“终于”擦燃火柴。擦一根火柴都要费一番思想斗争,足见家境的贫困,命运的悲惨;②
想得到食物的急迫心情;③
一无所得,十分失望,失望中还掺着凄凉;④
物质上的欲望一个个破灭,小女孩只得追求精神上的爱抚;⑤
企望脱离黑暗、痛苦的现实,飞往光明、幸福的境地。
三、揭示表达作用
通览全文,我又设计了这个问题:课文有几处提到“大年夜”?在表达上分别有什么作用?“大年夜”这一特定的时间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有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意味着气候的寒冷;
2、反衬出小女孩的孤苦伶仃,没有欢乐;
3、冻死在大年夜,更显示出命运的悲惨。
四、揭示冷酷现实与美妙幻想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深刻理解,我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设计了“作者为什么既写冷酷现实又写美妙幻想”这个问题。文章把冷酷现实与美妙幻想交织在一起,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冷酷的现实是造成幻想的原因,而幻想的美妙更鲜明、更深刻地反衬出现实的冷酷。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教学中不但能唤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而且能使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猫和老鼠
- 天气娃娃
- 自我介绍
- 记一次献爱心活动
- 爬山
- 这算啥
- 雨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十二生肖
- 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
- 花皮球
- 我
- 我们的教室
- 聪明的猫
- 致郭晶晶大姐姐的一封信
- 试析提高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能力
- 甘肃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 关于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发展概述
- 师专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刍议
- 浅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试论外语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浅议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 试论数学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湖南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纵横谈
-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建库
- 试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 浅谈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 关于校长成功办好学校的点滴经验
- 地方文献工作如何为编修地方志服务
- 《风筝》教学设计2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风筝》教学设计4
- 《风筝》教学设计8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秋天的雨》教材简说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风筝》教学设计9
- 《秋天的雨》教学建议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7
- 《风筝》教学设计3
- 《风筝》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