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凡卡》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增加人生阅历,激励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巧设疑问理清文章思路;以朗读指导为主,按文章中信的内容、插叙的内容、作者的叙述内容三部分品读课文。首先读凡卡信的内容──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了解一个九岁孤儿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从中体会凡卡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再读插叙的内容──走进凡卡的梦幻世界,了解凡卡的内心情感,向往乡村快乐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凡卡更加强烈的同情心。然后读作者的叙述内容──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匠心独运的结构安排,体会文章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从而深入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思想感情,把文章内容和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探索作者契柯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了解作者的作品特点。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童年,与凡卡对比,衬托凡卡的悲惨童年,激起对凡卡的同情,进而珍惜自己的童年。在仔细阅读信的内容的环节,以“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凡卡在城里学徒生活的悲惨?”这一问题贯穿教学,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10、15自然段,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在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通过对重点段落扣住词句的分析,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读懂课文,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乡村生活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读插叙部分,说感受,联系前文理解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更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通过读和同学们自己的分析,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凡卡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里他都没有好日子过;无论到了哪里他的命是运都悲惨的。既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采用的这种把乡村的贫穷、无奈和城里的悲惨、孤独放在一起写,让人读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惨命运,这样的写法叫对比;同时还能够从凡卡含泪带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识地用农村生活来衬托城市生活的悲惨。领悟本课在表达方法上又两个重要特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精灵鼠小弟》有感
- 假如我是
- 西游记读后感
- 记一次广播体操比赛
- 赵氏 girl
- 仙人掌
- 妈妈的一天
- 《马小跳爱科学》读后感
- 举白旗的小树
- 好友---万梓祺
- 读《小乌龟同同》有感
- 我的课余生活
- 春天的小池塘
- 读《绿屋的安妮》有感
- 《男孩故事屋》读后感
- 2012年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2012年3月大四毕业生入党思想汇报
- 第二季度入党思想汇报
- 最新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
- 2012年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
- 2012年入党思想汇报: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 2012年第二季度预备党员入党思想汇报
- 党课培训思想汇报:对党的纪律的认识
- 2012年第二季度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2012年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入党积极分子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 关于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2012年4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第二季度入党思想汇报:加强党性锻炼
- 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 汉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迁移和干扰
- 对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概览
- 情感语言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学领域
-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分析
-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浅谈关于聚酯产品市场营销差别化战略实施的思考
- 浅议旅游联合网络营销及其竞争优势
- 语言学理论学习和语言学习
- 青春文学作品标题的语言学分析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 从正名观看公孙龙的语言学思想
- 谈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
- 《绝招》教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二
- 《燕子》教案
- 《荷花》教案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一
- 《孔子拜师》教案
- 《检阅》教案
- 《给予树》教案
- 《翠鸟》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 《争吵》教案
- 《燕子专列》教案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翠鸟》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