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1、读题。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注意这双眼睛,你想说什么?
3、学生质疑,这是你想“问”的!看着这双眼睛你还想说什么?
4、“漂流”如何理解?
(流浪,会遇到困难,四海为家,没有亲人,孤独……)
书上还有一个词“流落”。
5、梳理问题,可以先解决一部分,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你对哪个词最感兴趣?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二、自读课文
1、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一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了,还有哪些问题?
3、学生自读。
三、交流收获
1、老师在你们自读过程中数了一下,全文大概有一千二百多字,在这一千二百多字里,你收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把很多话整理成一句话,再概括成一个词,意思要表达清楚。
⑴ 流落荒岛:
你是怎么知道这是一个荒岛的?读,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和一般人住的?与世隔绝,流落到了这样一座荒岛。
出示:
他又冷又饿,流落到了这种地方,怎样才能活下去呢?读,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可怜、着急、担心……)再读。你还收到了哪些信息?
⑵ 建房定居。
⑶ 养畜种粮:
多音字注意。
⑷ 解救“星期五”。
⑸ 回到英国。
4、把小标题插到文中的空档,不仅要会整理,还要把整理的东西表达出来!
四、“抓”抓住你觉得重要的,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
1、现在还有三个问题:
碰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收获?
2、学生概括:
住、吃、安全、还有隐性的困难!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寂寞,是如何解决的?
3、从文中找信息:
⑴ 住:
出示1:
这段文字很平常。你能看出什么?这么一个居处,他是怎样得来的?“走 ”看出了什么?信心、耐心变成了什么?
(毅力。)
⑵ 吃:
出示2:
抓住什么?从打猎到捕鱼到畜养,你看出了什么?
(眼前利益到长远打算。)
出示3:
注意“种”读音,看出了什么?很有毅力……
出示4:
“圈养”看出了什么?从打猎到捕鱼到畜养,你发现了什么?
(进步,改进,想办法,动脑,聪明才干。)
⑶ 安全,解救“星期五”一举两得。
4、获得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1、师: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2、还记得在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草原,与其说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次草原较量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某些方面11岁至于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请一位学生来介绍一下。
3、师: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思考: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从鲁滨孙身上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4、是呀,在当今的社会,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六、向你推荐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原著的内容更丰富、更精彩,看后一定会收益更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阅读,也可以去阅览室借阅!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说 孤 流落荒岛
问 住 建房定居 勇敢、毅力、聪明才干
理 吃 畜养种粮
抓 安全 解救“星期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走寻常路
- 打网球,太棒了!
- 从那一刻起
- 不走寻常路
- 不走寻常路
- 从那一刻起
- 我和孙悟空一起遨游太空
- 送你一轮明月
- 感谢你的对手
- 不走寻常路
- 生命,并没有结束
- 9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
- 我们一起走过
- 送你一轮明月
- 送你一轮明月
- 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探析
- 国际法与禁止武力使用和威胁(1)论文
- 台湾问题与国际法(1)论文
- 关于体育教学互动方式审视
- 顾客抱怨心理的分析研究
- 统计工作信息化发展分析
- 皮革企业竞争力研究从价值链视角分析-海宁皮革企业
- 国际法中主权概念的地位与演变(1)论文
- 试论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
- 国际法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1)论文
-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初探
- 校本德育,学校德育创新的灵魂
-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探讨
- 国际法院怎样管辖如何公正(1)论文
- 国际法院的法律与程序(1)论文
- 《凡卡》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凡卡》老师语录
- 《卖火柴的小女孩》范文习作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整体阅读感知
- 《卖火柴的小女孩》训练素材
-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作指导
-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问题探究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
-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字词意思
- 《凡卡》整体阅读感知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老师语录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重点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讲义体味篇
- 《凡卡》重点字词梳理
- 《凡卡》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