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
【教学准备】
《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夏令营的较量》、其他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大家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
板书:
英、笛福
2、解题:
“漂流”什么意思?
(随着水浮动。)
3、这部长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本课是该书的缩写,所谓缩写就是略去具体情节及细节描写,留下主干部分。
4、鲁滨孙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八年。
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5、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第二自然段) 。
6、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
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
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
交流时随机板书:
住、吃、安全、孤独
3、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细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说说鲁滨孙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板书:
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
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
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
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你想像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学生讲讲原著中的故事。
(种麦子、做陶器、做独木舟。)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的了解更深了,那么他究竟是靠什么在荒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
(坚韧不拔的意志、丰富的知识技能。)
5、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请看《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思考:
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中国怎样才能不落伍?
阅读资料后四人小组讨论。
派代表总结发言。
6、教师总结:
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四、课外拓展
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放心吧,有我们在
- 6年中考满分作文:走进西藏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什么?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善待失意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单身
- 两兄弟
- 那一声声“宝贝”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月夜的沉寂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想做你的朋友
- 秀作文:为母亲加油
- 6年中考满分作文:金色苦难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童年
-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爱的传递
- 真挚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
- 浅谈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 浅析章太炎的教育主张
- 浅谈农村生源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代际分化研究
- 现行乡村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论当代西方国际法的走向(1)论文
- 关于英国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研究
- 宏观审慎监管及我国央行监管启示
- 关于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选择
- 辽宁省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
- 论微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1)
- 科学发展观(1)
- 大力发展东北老工业地区体育经济的对策研究(1)
- 重燃中小学青年班主任职业幸福的火焰
- 浅谈艺术考级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消极影响
- 我国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
- 《藏戏》重点问题探究
- 《藏戏》 随堂练习提高篇
- 《北京的春节》 趣闻故事
- 《北京的春节》 美文1
- 《藏戏》整体阅读感知
- 《北京的春节》 教案2
- 《北京的春节》 习题提高
- 《顶碗少年》 老师语录
- 《藏戏》 随堂练习巩固篇
- 《北京的春节》 重点探究
- 《北京的春节》 美文2
- 《藏戏》教学设计(一)
- 《北京的春节》 习题巩固
-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北京的春节》 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