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1

《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金丝鼠
孙悟空回乡
“小黑”当妈妈
奇怪的事
小摄影师(续)
葡萄牙之行
爬山记
肯德基
下大雨了
五指的对话
我教爸爸做油炸香蕉
上网
狐狸和老虎
古老、美丽的颐和园
战斗王之神龙气功
试析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模式
试论高职土建类专业专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关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试论高职以科研促教学
关于引入CIS系统强化高职学生自我识别探究
简论美国学徒制的移植、断裂与重塑
试论提升高职教育管理者素质的路径
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析历程\问题与展望
关于高职应用写作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试析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试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
关于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校企合作评估机制创新与实践
试论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改革
试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诗经》的艺术特点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囚绿记》教学反思
《氓》之儒学风格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诗经·小雅·采薇》新解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囚绿记》课文导入
《囚绿记》教学杂谈
《诗经》的内容
《囚绿记》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轻拢慢捻抹复挑──对《卫风·氓》中几个关键句的品读
悖礼无嗣终遭弃──读《氓》札记